致中欧人:成为那份深沉而不竭的力量 | 院长新年致辞
亲爱的中欧教职员工、学生和校友们:
时间步履不停,捎来春的消息。当2018年的第一缕晨曦点亮上海、北京、深圳、瑞士苏黎世和加纳阿克拉的中欧校园,我们向全院师生员工以及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0多名校友送去新年的问候与祝福。
作为一所扎根中国的国际化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已走过23个春秋。伴随着中国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稳健步伐,中欧也经历了学习世界、走进世界、融入世界,并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全球治理人才的历程。世界依然处于大发展和大变革之中,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立足于这样的历史坐标,中欧作为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重要发源地,既充满信心热情,又深感任重道远。
中欧已实现创办时的初步目标——成为亚洲一流的商学院,正向着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梦想迈进。2017年中欧MBA、EMBA和高层管理培训三大课程继续稳居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排行榜前30强,其中MBA课程更是位列亚洲第一、全球第11位。在职金融MBA课程经过五年发展,已成为一个品牌课程,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持续输送新鲜血液;学院首次开设“全球化中国企业核心人才”课程,帮助中国企业应对“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联合推出卓越服务EMBA课程,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创业营以精益创业、平台战略和组织创新为课程主线,广受创业者欢迎,报名尤为火爆。受美国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邀请,中欧与七所欧美顶尖商学院共同制订面向企业高管的题型设计和考评标准;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发布的商学院影响力系统(BSIS)报告也高度肯定了中欧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区域影响力。
知识创造是中欧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企业需要源于本土实践的管理洞见,世界发展也需要东方智慧与中国方案。本土与全球兼修,理论与实践并举,通过案例教学讲好“中国故事”,一直是中欧课堂上独特的优势。中欧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好的中国案例库。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学院自2014年起牵头建设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坚持以国际标准开发中国案例,目前已收录1033篇中国主题案例,近三分之一案例由中欧教研人员撰写,其中一半案例来自校友企业。该案例库在国内外院校被广泛使用。学院学术水平稳居高地,在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中欧教授连续两年成为“商业、管理、会计”领域最大赢家,占入选学者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和公共外交等领域,中欧也发出了更强的声音。学院与中国-中东欧基金联合成立中东欧经济研究所,并与匈牙利、立陶宛、波兰、斯洛文尼亚、捷克等中东欧五国知名商学院建立了多边合作研究与交流,着力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智力支持。2017中欧欧洲论坛登陆伦敦、巴黎、苏黎世、慕尼黑、华沙等五城,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为欧洲大陆带来的新机遇,搭建中国和欧洲企业家合作交流、互信共赢的平台。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驻波兰大使徐坚、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欧盟前主席普罗迪等均莅临论坛发表主题演讲;一些率先走向国际的校友企业家登上论坛,讲述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展现中国风采。更远处,中欧非洲教研基地已在当地培养了一批非洲校友,他们是中非经贸合作的建设者和中非双边关系的推动者,正身体力行地将“一带一路”倡议落到实处。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中欧遍布海内外的20000多名校友中,有上百位中国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领导者,247位上市公司创始人或董事长,6位校友掌舵2017福布斯排行榜全球500强企业,15位校友在2000-2016年间入选央视年度经济人物,更有数以万计的校友奋战在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和民营经济的管理岗位,他们是中国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的中坚力量。在中欧2400多名外籍校友中,有一半以上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为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和校友是命运共同体:校友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学院是校友的知识源泉和坚实后盾。2017年春,中欧校友总会第三届理事会在南京成立,创建了全新的校友会工作体制,这是载入学院发展史册的里程碑事件。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中欧校友总会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与中国工商银行联合发行中欧卡,发布《中欧校友企业社会责任倡议书》,举办校友公益成果展,与镇江市人民政府携手推进首个中欧校友产业园项目,中欧校友总会(苏州)总部大厦签约落户苏州工业园区……这些弘扬社会责任、推进地方经济、助力校友事业、发挥母校优势的前瞻举措,将在未来书写更加浓墨重彩的篇章。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立德树人”的信念,不忘建成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梦想。在23年的发展路途上,我们收获信任,收获同道,收获尊敬。“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愿我们使命在心,负重前行,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继续站在中国管理教育的最前沿,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拼尽全力。亲爱的校友们,无论你身处庙堂之高,抑或江海之远,请谨记,作为时代的引领者,你们必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背负起更多人的福祉。希望你们多解民生之忧,常谋民生之利。请相信,母校是你们身后始终丰盛的家园、永远温暖的归宿,为你鼓掌,盼你归来,也期待与你携手同行,成为国家建设和世界发展中那份深沉而不竭的力量。
丁酉岁末,天高景澈,煦春在望,温故纳新,书以展志,同道而行。
谨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
李铭俊教授 佩德罗·雷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