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V论坛2018首期聚焦消费升级
3月25日下午,北京校区举办2018年首期中欧V论坛,以“消费升级时代下的新商业”为主题,邀请五位来自各行业的嘉宾,分别从投资及衣食住行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洞见消费升级的新机遇,创造“美好生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教授、副教务长王高出席论坛并主持圆桌互动和进行总结点评。
洪泰基金管理合伙人彭创以《创新消费的分叉口》为主题,全景分析了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特征及由此带来的改变和机遇。他从人口统计学出发,建议“重视两头、关注三四线”,即老年人、年轻人和三四线城市人群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消费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彭创说:“互联网的人口红利结束了,但结构红利和需求红利还没有。”未来服务消费和虚拟商品的消费潜力巨大,且将有更高比例的线上化消费、体验式消费、社群性消费,人们更追求个性化,关注高品质。同时,渠道将从功能型向体验型转变,营销渠道碎片化的挑战和内容社区打造爆款的机遇并存,制造业与服务业将加快融合。
酷特智能工学院副院长、中国产业互联网研究院主任宋燕介绍了酷特智能“C2M商业模式”。酷特旗下知名服装品牌红领从传统的服装制造商,主动突破改造生产和组织流程,通过数据和生产线的全面打通,实现大流水作业制造个性化服装,进而推动管理和经营模式的改变,从“人治的管理”到“自治的治理”,从“提供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继而为零售、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积极范本。
2017年中国餐饮(餐馆)行业市场规模为4万亿,同比增幅11%,市场广阔。北京麻辣诱惑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副总经理杨涛(中欧EMBA2017BJ4)分享了如何通过“搭建纵向一体化”突围餐饮“红海”。“热辣生活”孵化自餐馆品牌麻辣诱惑,经过长期调研决定以强单品小龙虾切入市场,找准“产品成长的隐形冠军”,撬动顾客需求;进而通过纵向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将销售端→产品供应端打通,大幅提高资金流转效率;此外,还将线上外卖预订和线下店铺体验相融合,打造消费者“晚餐解决方案”平台。
氪空间总裁钟澍(中欧EMBA2009BJ3)则分享氪空间在空间场景的消费升级上的探索。他指出城市存在空心化、存量物业待更新的痛点,而物业主存在生存和经营压力的痛点,受限于租期和传统的物业关系,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大企业在办公空间上都存在各种需求痛点。联合办公不仅提升空间使用效率,实现灵活租赁、拎包入驻,且大量节省成本。同时,通过对个人和组织行为的研究,以适合团队和个人的多元化场景为基础进行空间布局,有效提升办公行为与空间使用率。
探知游学创始人、CEO潘隽(中欧EMBA2010BJ2)结合创业历程,讲述从品牌升级到服务升级再到文化升级的“进阶三部曲”。旅游业是传统行业,获客成本高,探知游学选择首先持续做品牌升级,“树立灯塔”,发出声音,吸引客户;其次是细化、量化服务,把提供“标准服务”升级到“超预期服务”;最重要的是文化升级,除学者和教授随团授课外,增加浸入式教学,吸收当地学者在当地场所进行讲学。潘隽认为,消费升级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更加紧迫,其核心是提升幸福感和寻找创新点。
在随后的圆桌互动环节,现场观众踊跃发问,对于如何把商务旅游产值做大、如何实现线上线下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几位嘉宾分别进行了解答。王高教授在主持这一环节时也表示,做企业不一定要把规模做到很大,“小而美”也是一种选择维度。
在最后的总结环节,王高教授从经济学角度上的产品与服务、纵向差异化与横向差异化两组关系出发,剖析消费升级时代的趋势。他认为随着中国电商的发展,制造和零售成本的优势被逐渐稀释,企业的出路应回归品质和个性,服务上更是存在诸多空间和机会。而从需求角度来看,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在品质维度需走纵向差异化路径,即满足理性的生理需要方向,满足个性方面是向横向差异化方向发展,即重视感性的心理体验。所谓新零售不仅仅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更是消费体验的升级。
本场论坛是“中欧微论坛”更名为“中欧V论坛”后的首秀,百位听众来到现场参与。中欧微论坛创办之初旨在关注微观经济话题,三年来举办十几场不同话题和形式的活动,近六十位中欧教授、中欧校友及各行业大咖登台分享,吸引了两千多人次参与和十余家媒体报道,容量与影响力有了新的提升。2018年,微论坛焕新升级为V论坛,以“Vision plus Action. Be the Inspiration”为定位,继续聚焦热点商业话题,汇聚中欧教授与行业大V交流碰撞,以思辨促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