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期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英国特使范智廉金砖银行副行长祝宪共话一带一路中英合作新机遇
沙龙现场
5月9日,第106期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本期沙龙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英金融合作机遇”为主题,特邀英国政府一带一路特使Douglas Flint范智廉以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首席运营官祝宪做主旨演讲和圆桌互动。英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英国国际贸易部金融专业服务总监(中国区)Kunal Khatri 崔凯楠,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局长张红,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巡视员兼金融服务一部主任季家友分别致欢迎辞。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功润主持沙龙活动, 300多位政界、金融界、企业界嘉宾与会交流。
英国政府“一带一路”特使DouglasFlint范智廉发表主旨演讲
英国政府“一带一路”特使DouglasFlint范智廉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上海有望通过它实现2020年成为世界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上海具有悠久的创业和创新的历史,商业界非常有活力。中国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的领导都承诺进行更多的改革和开放,比如即将开通的沪伦通。相信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能够带来新一代的国际金融服务产品,能够满足“一带一路”各方的需求,为实现欧亚大陆、非洲的连通、成长和繁荣的起到主导作用。“一带一路”债券的发行以及上海将举办的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事件,也说明了上海所作贡献的重要性以及肩负的重任。
作为英国政府的“一带一路”特使,范智廉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英国的实力,和上海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和中国进一步合作,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以及全球金融界参与者进行合作,支持“一带一路”愿景的实现。
在特雷沙·梅首相上任时的随行访问中,范智廉在有关于“一带一路”的圆桌论坛上讨论了以下几点:第一,对于英国与上海、北京及其他地区之间的合作,英国高度重视;第二,与国际公司的合作在“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是必不可少的;第三,善政廉政以及国际金融资质极为重要;第四,英国目前的热情还不够,应该要卷起袖子做一些实事,将一些“一带一路”项目概念进行可行性验证;第五,英国能够借“一带一路”来创立一个全球基础设施的资产类别,这个资产类别完全为“一带一路”设计。
范智廉紧接着表示,所有上述事项都已经在良好的进展中,英国已开展支持“一带一路”的相应商业活动。希望英国的政府决策者,能够就此做出更好的决策,更好地支持私营部门到“一带一路”沿线进行经济活动,同时这些活动也符合英国政府的优先事项。
范智廉认为,“一带一路”沿线总体活动预计需要1万亿美元的年度投资额。如果将全球的储蓄和投资注入到具有高生产率、高质量的基础设施资产中,且又能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和战略重点的话,就能实现经济增长并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及服务的需求,因此“一带一路”可以被视作加速商品流通的巨大推动力,同时也证明跨国界的自由贸易和投资的重要性。他期望在其任期内能够促成中国、英国以及第三方国家之间的一些合作;促进公私合营参与支持多边合作,并引领英国在其技术与专长的生态系统来支持“一带一路”。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首席运营官祝宪发表主旨演讲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首席运营官祝宪分享了从国际开发金融角度对“一带一路”倡议内涵的解读,以及在实施“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风险,以及如何用好包括新开发银行在内的开发性金融资源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祝宪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望成为全球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平台,它不仅仅服务于中国的主张和利益,还能够包容性地服务于全球的利益。“一带一路”倡议提倡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更向所有伙伴开放,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应该注重保障沿线中低收入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利益。此外,“一带一路”倡议虽然赢得了全球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但如何落地和实施,仍然具有挑战性,美好的愿景不能只停留在倡议阶段。
祝宪认为,从基础设施本身的角度,不妨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关键基础设施分为三类,并考虑分类施策,解决融资瓶颈。第一类,具有商业可行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收费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项目。可以通过加强项目所在国相关领域的公共部门和民营部门的能力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运营模式等措施,吸引民营部门资金进入。第二类,是一些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和社会经济效益的,但仍然需要政府在先期投入或者在经营上给予相当的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如一些供电、供水和污水处理等项目。对于这样的项目,应该考虑帮助所在国设计高效合理的公共资金投入机制,通过股权投入、担保、贴息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第三类,是主要由政府负担的民生类社会服务公共产品。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任重而道远,如何在金融产品和工具上开展创新,既能扩大资金有效供给,又能有效管控风险,同时能充分发挥项目所在地国家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融资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各种政治和信用风险担保、PPP等工具都是有益的尝试。
开发性金融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开发金融实践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通过将国际开发金融的成功经验和自身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新开发银行作为金砖五国发起建立的一家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其使命就是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缓解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面临的瓶颈制约,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为全球经济加快复苏提供新动力。
圆桌对话
随后,英国政府一带一路特使Douglas Flint范智廉以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首席运营官祝宪进行了圆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