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智慧商业——2019中欧数字经济和智慧企业研究中心论坛成功举办
5月26日,由中欧数字经济和智慧企业研究中心与战略合作伙伴苏宁易购集团共同举办的“数字化时代的智慧商业”论坛于中欧上海校区举行。中欧教授、零售业专家、中欧同学和校友齐聚一堂,就新时代数字经济下零售企业发展战略的前沿课题展开思想碰撞。
现场全景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李铭俊教授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李院长认为,当今世界格局正处于大转变之中,同时,科技和创新成为了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传统产业融合后,诞生了全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并且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发展包括竞争战略、组织结构、文化等等各方面的管理实践,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术界与企业界需要特别对此展开互动和交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李铭俊教授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
中欧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方跃、管理学副教授韩践、市场营销学教授方二共同主持了本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一:拥抱数字化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方跃发表主题演讲
方跃教授就数字化的本质、数字化领导力和数字化落地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数字化的转型和重塑有两个层次和阶段:Digitization和Being Digital。前者强调数字技术的应用,由IT部门主导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以提升边际效益为主要目的,很多企业已基本完成这一步;而后者侧重根本性的创新变革和价值创造。企业应视数字化为一种竞争策略,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机遇,来应对“被数字化的”商业环境,开拓新的成长空间。
关于数字化时代领导力的构建,基于德勤和MIT的研究,方教授认为CEO办公室在企业数字化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均起着最主要的作用。领导企业数字化的人不一定非得是技术专家或拥有技术背景,所有管理者都可成为数字化管理者(Digital Managers)。管理者之间的唯一区别是在数字化的实践中,有些成为数字化管理者,有些因不愿领导或不愿参与变革,最终被时代抛弃。数字化领导者最重要的技能是变革的愿景和前瞻性。
在数字化落地方面,方教授提出了“2+3”模式,“2”是以“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客户参与”为中心的2个战略,“3”是3个支持2个战略的落地实施方案,包括提高现有流程的数字化能力、提高客户界面数字化能力以及探索新数字化商业模式。
主题演讲二:组织和人才的数字化管理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韩践发表主题演讲
韩践教授的演讲内容涵盖了三个方面:HR数字化的构建与价值链、人才管理技术的应用以及HR数字化陷阱。中欧的研究报告表明,找到并留住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过去五年一直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最大的挑战。这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很多企业自身HR管理能力和数字化底子薄,最重要的是,适应新时期组织和人才管理的思维方式需要转变。推动HR数字化首先要构建组织管理的系统性思维,打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专业模块,从“企业”和“员工”两个视角设计数字化应用。从企业角度看,数字化管理的应用主要在三个方面:组织层面的人才界定、盘点与配置,任务层面的能力界定、测评与适配,最后是面向业务客户层面的HR综合分析、决策支撑和解决方案的交付;从员工视角看,数字化的功效在于为员工提供更加有效的个性化服务和赋能,实现差异化工作体验,以及突破时间和空间局限的便利。
韩践提醒企业要对组织管理的数字化陷阱保持清醒的认识。首先,数字化不能解决战略和价值观的问题。其次,企业在数字化的过程中要关注员工的数字化心智模型的转变。从管理者的角度,数字化需要CHRO与所有CXO们展开协作,而不仅仅是CIO的职责。最重要的是关注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安全性、隐私性等伦理挑战。
主题演讲三:智情商业, 3.0商业新范式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方二发表主题演讲
方二教授睿智生动地讲述了企业发展的规律,他认为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推动下,技术进步正打破产品与服务之间、业务板块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边界,交易成本变得越来越低,现代化商业已经从最开始工业革命时代以规模和分工为主的“1.0时代”,进入到了既需要解决效率问题也要解决体验问题的“智情商业3.0时代”。未来,企业要打造更多用户产品的数据,数据收集和分析有助于改善用户体验,体验提升有助于进一步扩大规模,规模扩大又可带动更多的数据收集,从而形成正向循环。方二教授强调,未来我们的商业需要抓住“一个思想、五个支柱”,一个思想是任何企业都要抓住不变和适应变化。五个支柱包括业务数据化、平台智能化、服务个性化、协作网络化、组织敏捷化。
苏宁、可口可乐与步步高的数字化探索
从左到右:鲁秀琼、王俊杰、彭雄
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院长、智慧零售公司总经理王俊杰发表了“供应链协同与数据驱动零售产业变革”的主题演讲。王俊杰先生总结了苏宁过去29年发展历程中摸索出来的数字化转型历程。苏宁于2018年提出了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其核心就是场景互联网+智慧供应链。苏宁智慧零售最大的挑战就是对新兴技术的持续探索,主要依靠供应链协同和数据驱动赋能C2B2M。智慧零售下的苏宁通过在线客户数据,可以准确预测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并分析其原因,做到补货、分拨、库存优化,可以实现前端与后面仓储整个数字化的一贯性。王俊杰先生提到,苏宁有八大产业,公司现有1万多名IT工程师,并且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
可口可乐大中华&韩国市场营销副总裁鲁秀琼发表了“大数据营销”的主题演讲。她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做传统行业营销非常有挑战性。企业首先需要反思的是,自己是不是强于战术,弱于战略?是不是强于提出“做什么”,而弱于思考“为什么”?商业模式的确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要抓住不变的要素, 即“以人为本”和“人性洞察”。同时,企业要不停创造消费者沉浸体验和场景习惯,用数据赋能,形成闭环营销。企业也可邀请消费者一起打造个性化产品,形成差异化的圈层。可口可乐的营销提倡“以人为本,智情驱动”。“智”是大数据思维,一切皆可测,一切皆可联;“情”是互联网思维,故事、体验、传播,“智情”驱动智慧零售。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彭雄(中欧EMBA2017)发表了“步步高智慧零售与数字化转型”的主题演讲。步步高的数字化转型分三个阶段:第一,重构人货场,全链路数字化;第二,根据商业模式重塑价值链;第三,从产业互联网的角度构建生态资源。彭雄总结了步步高实体零售在数字化进程当中思考的方向、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数据、体验、效率——智慧零售增长铁三角
高铎(左上)、朱广贤(右上)、汪志刚(左下)、袁雅芳(右下)
百丽国际副总裁朱广贤(中欧EMBA2017)以Her own words与日本女装Moussy做互动导流为例,分享了百丽国际运用大数据的跨品牌引流案例。通过发券、领券、核销和激励金来打通利益机制,通过微信来发布专属福利、注册和识别二维码,做到快速导流。利用消费者碎片化时间,通过品牌会员流量共享以及不同品牌线上线下流量共享,引导会员到其他品牌消费,从而催进新品牌的孵化。
上海店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汪志刚(中欧创业营5期校友)带来了“智慧数据赋能餐饮新零售”的案例分享。新零售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提升行业整体效率。数据是把经验主义的商业因果关系转化成可视化、可复制、可追溯的商业变量关系。餐饮行业已从粗放式的管理和经营,进入依靠数字化来进行精细管理的时代。消费群体的演变,也让餐饮文化通过最新的数字化载体呈现给年轻消费者,这一切都离不开数据化驱动。
TalkingData合伙人高铎(中欧EMBA2017)细述了“数字化重塑新零售三步曲”:将生产流程数字化,通过大数据建模和选址,提升生产效率;将产品发布流程数字化,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将产品使用和反馈流程数字化,更好地提升客户体验。此外,高铎还分享了自己在大数据行业的工作经历,并回答了中欧校友的相关问题。
马克华菲(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战略规划及投资部副总裁袁雅芳(中欧EMBA2009)分享了马克华菲的新零售策略。马克华菲新零售三度空间包括了鲜度、温度和速度,以及颜值、情商和智商,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系统框架。马克华菲通过120家智慧门店,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实时洞察,让线下零售数字化;通过O2O购物中心全渠道优化购物全旅程,给消费者带来无缝购物体验;通过阿里数据银行和马克大数据MBD,让马克华菲360度理解顾客。
活动最后,嘉宾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今后,中欧数字经济与智慧企业研究中心将继续以论坛、案例合作、学术出版、校企交流等多种方式,推动数字化经济和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