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跨境供应链创新论坛成功举办,聚焦跨境新生态
11月8日,由中欧-普洛斯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携手合作伙伴办的“2019数字化时代的跨境供应链创新论坛:新机遇、新服务、新生态”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全球采购、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科技与金融等领域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就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与供应链知识来促进供应链服务创新、构建跨境供应链生态、助力国际贸易发展等议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数字化时代的跨境供应链及服务创新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京东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席教授、中欧-普洛斯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主任赵先德教授发表了题为“数字化时代的跨境供应链及服务创新”的主题演讲。
赵先德教授指出,中国电商发展迅速,跨境电商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中国也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B2C消费市场。虽然跨境电商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国际贸易中链条较长、信息不透明、供需不匹配等供应链问题,但在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面前,跨境电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跨境电商企业建立新的PDA供应链能力,即拉式供应链、数字化供应链和敏捷供应链。
展望跨境供应链的未来,赵先德教授认为,智慧和体验型供应链、供应链+生态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跨境企业应该努力基于用户需求等数据来整合供应链的不同环节,通过与供应源的协同、以及不同环节的优化来快速准确响应用户需求。另一方面,领军者们应该把供应链不同流程自动化、数字化,通过供应链能力的开放以及供应链服务的创新,来建立跨境生态圈。
覆盖跨境全链条
在论坛现场,赵先德教授还主持了“数字化时代的跨境供应链新生态”和“区块链赋能跨境供应链”两场圆桌讨论,分享嘉宾来自香港利丰集团、东方嘉盛、洋码头、浩方集团、普洛斯金融、布比区块链、京东智臻链、iPaylink等跨境供应链相关企业,覆盖了采购、流通、电商、零售、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等跨境供应链中的主要环节。
在赵先德教授的主持下,嘉宾们就数字化将如何改变企业商业模式,如何进行供应链的创新来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及商业模式的转变来打造生态圈,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溯源、跨境支付、ABS产品及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实施区块链技术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台下观众的问题予以解答。
除赵先德教授外,东方嘉盛董事长孙卫平、海尔全球采购总经理樊华等,以及来自夏晖物流、隐山资本、数程科技、柏威集团、皖新供应链、康奈尔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的多位企业高层和专家学者也在其余圆桌讨论环节中分享了他们的知识、实践和观点。
关于中欧-普洛斯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
中欧-普洛斯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隶属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致力成为整合供应链与服务创新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佳平台,通过国际合作与企业及政府的合作来开展针对供应链合作与服务创新行为的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理论发展,同时促进产业采用最佳实践,帮助政府改进相关产业政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供稿:中欧-普洛斯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 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