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咖把脉“后2020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第128期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举办
第128期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活动现场
2020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的目标实现之年。面向未来,上海如何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新定位,如何在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金融科创“两个中心”联动中实现新突破?为回应各界普遍关切,人民政协报与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于9月4日共同举办第128期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邀请部分经济界全国政协委员、金融监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及机构代表进行内部研讨,为“后2020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与路径出谋划策。研讨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盛松成主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发言中指出,“后2020”上海要真正实现成为比肩纽约、伦敦的全球一流金融中心,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更高层次的开放体系,改变过去碎片化、管道式开放的模式,进入一个系统性、制度性的负面清单开放时代。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市长、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屠光绍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市长、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屠光绍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变”与“不变”。他认为,上海建设成为国际一流金融中心的目标不会改变,但在目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需要重新思考实现该战略目标的路径和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表示,在建设国际一流金融中心过程中,要多总结国外经验,避免走错路;要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努力参与全球金融合作,成为监管政策、监管实践、监管探索包括话语权和定价权的策源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解冬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解冬表示,针对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路径,各界专家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未来希望能积极推动这些建言落地,持续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人民政协报社党组书记、社长王相伟在致辞中表示,研讨会旨在让政协委员与地方政产学研代表通过调研座谈的方式激发智慧、凝聚共识,为后2020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助力“双循环”建言献策。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发表致辞时指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作为连接中国和欧洲的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交流平台,如何应对中美地缘政治摩擦对商学院带来的影响将是未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她认为,商业实践与理论知识需要注入到鲜活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平台上,金融要支持好、服务好实体经济的发展。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院长李铭俊,上海黄金交易所总经理王振营,上海商学院副校长贺瑛,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赵晓菊,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张湧,东方证券资管副总经理周代希,信也科技董事长、创始人顾少丰等参与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上海目前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未来上海要代表国家更多地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增强国家的金融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