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与杜兰大学商学院合作完成申通地铁上盖开发案例,成功支持首次实境教学
3月26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简称“中欧”)案例中心和美国杜兰大学商学院合作完成的“申通地铁上盖综合开发案例”发布,并在上海地铁博物馆内支持了首场实境教学,中欧-申通地铁教研基地揭牌仪式同期举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教授,申通地铁集团董事长俞光耀、副总裁叶彤,中欧案例中心主任陈世敏教授、院长助理兼院办主任李瑗瑗及Global EMBA课程主任骆莺等出席了活动。
俞光耀董事长和汪泓院长共同为设立在申通地铁集团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研基地”揭牌,双方将在实境教学、课程与案例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
中欧院长汪泓教授(左)和申通地铁集团董事长俞光耀(右)为教研基地揭牌
汪泓院长在致辞中对申通地铁集团在“三个转型”发展战略——从建设运营的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从单一的交通运输功能向综合服务的城市地铁网络转型、从运营地铁向经营地铁转型——中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指出了“申通地铁上盖综合开发案例”对商学院研究和教学的价值。杜兰大学商学院院长Ira Solomon教授、副院长John Clark 教授通过视频连线表达了对“申通地铁上盖综合开发案例”的首次教学活动的期待和祝贺,并表示中欧案例开发团队的专业、认真、高效、追求卓越为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杜兰大学商学院院长Ira Soloman教授(左)和副院长John Clark教授(右)致辞
申通地铁集团为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35位中欧Global EMBA学生精心安排了实境教学活动。学生们首先实地参访了上海地铁博物馆以及申通地铁集团典型的地铁上盖开发项目——上海万象城。通过参访和交流,学生们对地铁技术的演进、申通地铁集团的发展以及地铁上盖开发项目的进展有了具体直观的理解。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Global EMBA学生在上海地铁博物馆和吴中路地铁上盖项目参访交流
同时,申通地铁集团副总裁叶彤向学生们讲授了上海地铁上盖的发展背景及情况。
申通地铁集团副总裁叶彤女士主题演讲
随后,中欧战略学副教授庄汉盟现场进行了“战略变革-申通地铁上盖综合开发”案例教学。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互动,反响热烈,体现了实境案例教学的独特价值。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Global EMBA学生在上海地铁博物馆进行实境教学
“申通地铁上盖综合开发案例”是全球首个轨道交通行业进行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综合开发的商学院教学案例。案例回述了申通地铁集团地铁上盖开发项目的发展动因、开发模式以及阶段性成果,旨在分析申通如何通过地铁上盖开发项目实现集团“三个转型”战略目标,并启发讨论如何将相关经验进行推广。
2019年12月,应杜兰大学商学院的邀请,在中欧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教授的支持下,中欧与杜兰大学商学院共同启动了该案例项目。两所商学院共同组建了一流的案例研究开发团队,在申通地铁集团和行业专家支持下,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访谈、调研、研究,将具有典型性、标志性的上海地铁上盖综合开发、运营和管理事件及个案记录、归纳、整理成为研究报告和管理案例,编撰完成《申通地铁集团:地铁上盖开发》。此次合作体现了国际知名商学院对中欧案例开发标准和能力的认可,体现了国际知名商学院对中国国企经验的关注和研究兴趣,也为商学院教育和国企经营管理培训等丰富了案例素材。
自2001年成立以来,中欧案例中心立足于学院“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定位,对中国国有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和紧密的观察,并开发了一系列教学案例,深受学生欢迎。2013年,中欧案例中心开始承担建设“上海MBA课程案例库开发共享平台”项目并运营“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ChinaCases.Org)”,除了满足中欧案例教学之外,在更广阔的平台上积极探索和传播多元化的中国主题案例。
目前,中欧案例中心已支持中欧教授对近70家国有企业开发了约百篇教学案例。这些案例从不同学科、视角深入探讨国企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极大丰富了中国主题案例的内容。中欧开发的国有企业最新案例所涉及的管理挑战与应对措施,紧扣时代发展特点,突破了学生心目中对于国有企业的传统看法,也体现了在国家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国有企业的新使命、新作为。例如,中欧开发的“上海中心”案例,探索了这一中国最高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如何利用最新科技技术创造工程方面的奇迹;“柳工集团”“中航国际”“国新国际”等案例,体现了国有企业全球化过程中的新挑战;“中国工商银行”系列案例为金融系统数字化进程提供了借鉴。中欧开发的很多国企主题案例已经通过严格的评审流程,进入了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ChinaCases.Org)或选入《中欧案例精选》。
未来,中欧案例中心将继续秉承学院的“认真、创新、追求卓越”校训,认真服务于高质量案例教学,创新案例开发,支持创新课程,不断追求卓越,从中国深度走向全球广度,从全球广度回归中国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