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财政部前部长楼继伟做客中欧“高朋满座”
4月17日,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财政部前部长楼继伟做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2021年“高朋满座”论坛,以“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国际比较与思考”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党委书记马磊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他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体制。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有效应对挑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考验我们的战略定力和创新能力。北京校区“高朋满座”论坛在今年邀请包括楼继伟先生在内的多位政要嘉宾,汇集决策智慧和深度思考,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楼继伟在演讲开篇即表示,“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审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这一多年热度不减的话题,其实需要理性“降温”。楼继伟通过分析本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和利弊,回顾了人民币国际收支经常项下可兑换和资本项下可兑换的历史过程,以及我国金融体系开放的过程,最终指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途径。
本币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够成为国际贸易、定价、交易和储备货币的重要币种。楼继伟在分析本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时指出,首要条件就是国际收支经常项下可兑换和资本项下可兑换。前者是指本国居民可在国际收支经常性的往来中,自由地将本国货币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后者则意味在资本项目上也可以自由兑换。本币国际化的其他条件还包括:大型开放经济体而且非商品货币属性;金融体系规范高效、开放;宏观经济管理有效;支持本币国际化的“软基础设施”(其中最重要的是交易结算和清算系统);信用社会和契约精神等。
楼继伟以实例说明了为何俄罗斯、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的货币以及欧元都难以实现国际化;而我国经济体量大、门类齐全、市场广阔、经济稳定发展,继续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有可能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他同时表示,我们经济也存在短板,诸如金融市场不规范,宏观杠杆率过高,金融市场开放不足,支撑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软基础设施能力还不强,资本项下尚有关键项尚未放开,汇率还没有自由浮动,信用社会尚未完全建立等。这些短板需要通过持续深入的改革开放逐步补齐。
楼继伟详细回顾了人民币国际收支经常项下可兑换和资本项下可兑换的历史。随着90年代的外贸体制改革和实行汇率并轨,实现了单一汇率、外贸领域自由准入、无出口补贴、本币经常项下可兑换。在楼继伟看来,这一全面配套改革为加入WTO提供了基础条件。股票和债券市场、银行和保险体系以及基金、理财、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治理改革也已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推进,但时至今日,我们离规范、高效、开放的金融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楼继伟认为,国际收支资本项下全面可兑换的条件并不具备,因此“现在要降温”。
为何我国金融体系开放程度较低?楼继伟从国际、国内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国际方面,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地的教训,使决策层对资本项下可兑换和开放金融市场保持了相当警惕。国内方面,1996年的股票市场大波动,对国内金融市场尤其是银行业的影响深重,随着资产管理规模爆发式增长和宏观杠杆率高企,金融风险快速积累。2014年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大幅度开放后最终却不得不收紧,说明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开放弊大于利,因此难以持续。
近年来,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开放稳步推进。2015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将“去杠杆”作为今后的重要任务;2017年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金融要回归本源,为实体经济服务;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治理其他金融乱象的措施也分步出台,金融秩序持续向好,金融开放的步伐加快;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大幅度金融开放,随后相关部门公布了各项金融开放的措施,并附有时间表。近两年,金融开放的准入条件不断放宽,时间表不断提前,例如外资金融机构持股比例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对股市投资不再设数量限制,可以同时做本外币业务,外资金融机构同其他金融机构监管的一致性,国内公募基金投资港股便利增加,以及对合格境外投资者大幅度放宽限制等措施,受到了境内外投资者的欢迎,但相关操作流程要更加明确和透明。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途径,楼继伟提出一个总体路径安排:一是在国际贸易和跨境实体投资运营方面优先使用人民币;二是扩大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使用;三是银行要走出去做好相关服务;四是加强结算、清算、离岸市场等软基础设施建设;五是进一步规范开放境内金融市场,国际投资者愿意来投资和接受人民币,是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六是法制化和信用社会的建设是基础条件,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到底能够走多远,但在这些方面我们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楼继伟与中欧同学互动交流;中欧北京校区首席代表萧斌主持论坛。
楼继伟的演讲内容融合学术思考,深入浅出的实践案例分析令在座中欧校友们受益匪浅。在互动交流环节,多位校友就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环境、土地财政、数字货币等问题进行提问,楼继伟坦诚作答,并进一步强调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降低我国企业的汇率风险,提高安全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党委书记马磊、中欧北京校区首席代表萧斌向楼继伟赠送活动纪念照片。
这是中欧北京2021年第二场“高朋满座”论坛。自2001年创办至今,“高朋满座”论坛已连续开办21年,先后有96位中外政要、学者专家、企业界领袖莅临演讲,影响广泛,已成为中欧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活动,深受同学校友的欢迎。
本文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