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驱动下,长三角如何实现产业升级?——中欧2021第六届思创会合肥站成功举办
5月13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2021第六届思创会第三站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皖’象更新:科创驱动下的长三角产业升级之路”为主题,中欧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葛斌,中欧经济学教授朱天,合肥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文利,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中欧校友池洪(EMBA 1997),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中欧校友黄丹阳(CFO课程2016),即将于9月就读中欧全球CEO课程的安徽巨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巨广等多位政商学界的代表,以及现场的400余位当地企业家,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企业产业升级等多个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新华社、中新社、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合肥在线等多家主流媒体现场参与报道。
活动开始,葛斌副市长致欢迎辞。他指出,合肥近年来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顺利实现GDP过万亿元、跻身全国20强的目标。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双节点城市,合肥始终把开放创新放在核心地位。同时,合肥正全力营造最好的环境,搭建科技创新的磁场,吸引越来越多人才的集聚,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蓬勃生机和强大动力。
合肥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葛斌致欢迎辞
随后,张维炯教授致欢迎辞。他表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三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发展成功的关键在于“沪苏浙皖”三省一市齐心协力做好产业分工合作,发挥各自地区优势,共享发展平台。在长三角各省市中,安徽过去几年的经济以每年平均8%左右的速度增长,超过了上海、浙江和江苏的发展速度,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他强调:“中欧长期注重助力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中欧校友会安徽分会拥有校友逾300位,这些企业家校友为推动安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欧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致欢迎辞
中欧经济学教授、桑坦德经济学教席教授朱天发表了题为“国家、城市与企业增长靠什么?”的主旨演讲,对国家、城市以及企业如何实现增长发表了真知灼见。他认为,政府应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持有显著溢出效应的产品或产业;企业则可以紧跟产业政策,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他看来,“不管是外循环还是内循环,经济增长还是靠一个国家自身的力量:投资、教育和技术进步。”
中欧经济学教授朱天发表主旨演讲
在朱天教授深入浅出的演讲后,池洪校友带来了题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的特别分享。他首先从企业维度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六大机遇,分别是国家战略赋能、产业布局优化、重大项目实施、市场规模扩展、营商环境改善和科技创新驱动。池洪校友透露,上海市国资国企已对长三角地区展开布局,“十三五”期间,完成该地区的投资项目共158个,投资金额达189亿元。
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池洪带来特别分享
在圆桌讨论环节,池洪校友、吴文利局长、黄丹阳校友以及林巨广等嘉宾,就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科创中心建设等多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圆桌论坛由朱天教授主持。大家一致认为,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推进,沪苏浙皖的联系日趋紧密并具有了协同效应,企业不仅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政府优惠政策,也可以从战略和产业层面进行优化布局。
圆桌讨论环节,从左向右依次为朱天教授、池洪校友、吴文利局长、黄丹阳校友以及林巨广先生
本届思创会合肥站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中欧校友会安徽分会、安徽省国有资产管理协会、安徽上市公司协会、合肥市投资促进局、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协办。本次活动是2021中欧思创会的第三站,此前两站已顺利在杭州和太原举行。接下来,思创会还将前往西安、柳州、武汉、珠海等地,由中欧名师与当地知名企业家展开对话交流。
中欧思创会诞生于2015年,旨在将中欧前沿的管理知识传播到不同地区,为区域的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贡献中欧智慧。目前思创会已成为中欧的重磅品牌活动之一,足迹遍及全国30多个城市,是中欧持续赋能校友、贡献区域发展、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
关于中欧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由中国政府和欧洲联盟于1994年共同创立,是中国唯一一所由中外政府联合创建的商学院。学院始终秉承“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兼具中国深度和全球广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商业领袖。
中欧开设全日制全英文MBA、金融MBA(FMBA)、EMBA、Global EMBA(GEMBA)、卓越服务EMBA(HEMBA)、DBA(瑞士)和高管教育等课程。中欧在中国内地率先获得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和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双认证。目前,中欧在英国《金融时报》全球MBA百强榜单中已连续四年稳居前十,在其全球EMBA百强榜单中连续三年位居前五。
中欧已建成一支由70多位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学者组成的世界级全职教授队伍,并已形成在全球三大洲五地(中国上海、北京、深圳,加纳阿克拉和瑞士苏黎世)办学的全球化格局。目前,中欧拥有校友逾25000名,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累计为近20万人次的海内外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