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中欧“健康中国”大讲堂系列线上活动“健康中国与疫情防控中国方案”成功举办
4月20日,中欧“健康中国”大讲堂系列线上活动首讲“健康中国与疫情防控中国方案”顺利举办,中欧校友、学员及教职员工通过云端收看了讲座,总观看量达4000余人次。本场活动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中欧校友医疗健康产业协会协办,中欧校友总会提供活动支持,特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为大家解读健康中国战略及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
2016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了健康领域的中长期战略规划。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健康也愈发重视。当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演变,国内抗疫形势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很多人的生活被迫按下了“减速键”,我们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健康”二字的意义和价值。在此背景下,中欧“健康中国”大讲堂系列应运而生。以此次讲座为开端,中欧将推出一系列聚焦“健康中国”话题的直播活动,邀约中欧教授、医学院士、专家学者开展公益线上讲座,解读健康中国战略,传播健康生活理念,探寻不确定时代的前行力量,推动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目标。

“健康中国”大讲堂线上直播
本场活动由中欧校友医疗健康产业协会高级副会长、瑞禧健康科技总裁张竞主持。中欧校友医疗健康产业协会会长王磊发表致辞。他指出,中欧约有6000名校友遍布在医疗健康相关的领域。中欧校友医疗健康产业协会成立于2013年,协会中的很多校友直接参与抗疫相关工作,他们充分展现了中欧人的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未来,协会还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整合资源、抓住机遇,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医疗产业升级,推进医疗健康行业的持续、高速、高质量发展而贡献力量。

中欧校友医疗健康产业协会会长王磊致辞
汪泓院长在演讲中分析了“健康中国2030”的内涵、目标和我国健康水平在国际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她指出,疫情反映了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性,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现理念的转变,必须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健康中国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发展需求,同时也是改革需要,必须率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之路。
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如何更好地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汪泓院长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已经历四波主要疫情,当下奥密克戎盛行,给我国疫情防控以及健康中国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中国抗疫方案的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不断提升多变复杂环境下的组织应对能力。
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中欧通过“智慧校园”平台探索线上教学;中欧教授展开“知识战疫”,围绕疫情相关话题进行探讨;众多中欧校友、校友组织和校友企业投身抗疫,这些都体现了中欧人的担当。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发表演讲
在问答环节中,汪泓院长就中欧管理学教授忻榕提出的健康中国的财政投入、上海社保创新举措等问题进行了解答。汪泓院长指出,上海养老保险覆盖面高、医疗保障水平高、养老金融体系发展快,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她表示,上海社会保障的水平和专业性还需持续提高,需要通过市场力量进一步推动保障事业。除此以外,汪泓院长还就疫情下的营商环境、如何恢复经济等问题回答了校友提问。
最后,汪泓院长勉励大家,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风雨之后就是彩虹。让我们共同参与到当前的抗疫阻击战中,打赢这场硬仗,取得最终的胜利。
4月23日和27日,中欧“健康中国”大讲堂第二讲和第三讲还将分别邀请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及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及健康领域相关话题发表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