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传承-可持续的家族企业”云端研讨会顺利举行
5月4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家族传承研究中心携手《家族企业》杂志联合举办“责任与传承-可持续的家族企业”云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包括主题演讲、国际研讨和报告发布三个环节,既有海内外学术泰斗带来关于时势和传承模型的解读,也有企业家带来家族智慧与案例的分享,最后重磅发布了两个极具实践参考价值的报告——《2021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组织暨中国新生代企业家调研白皮书》和《中国 A 股上市公司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为什么家族企业要考虑可持续性?
佛蒙特大学格罗斯曼商学院教授、施莱辛格-格罗斯曼家族企业教席教授Pramodita Sharma认为,可持续的家族企业需要有三个必备因素,即家族控制、家族传承和承诺向善。还需三个促进因素,即以达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专业精神和合作共赢。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温德尔国际家族企业研究中心学术主任、霍夫曼研究基金联合主任Morten Bennedsen认为,家族企业自身的特质,使其具有向善的因素,也更有利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保证企业的商业战略、长期规划、所有权结构、治理结构和领导模式都可持续,才能让家族企业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保持很强的适应能力,实现成功传承、代代相传。

罗伯特ㆍ博世基金会CEO Bernhard Straub介绍了博世集团和罗伯特ㆍ博世基金会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基金会拥有公司94%的股份,博世家族拥有5%的股份。尽管基金会是公司所有者,却并没有表决权。因此,公司的经营完全由专业的董事会和企业托管委员会进行决策,这确保了公司和基金会双方独立运营。但是,基金会并不是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基金会有从事慈善事业的自主权,同时公司也有从事经营活动的自主权,包括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活动等,这是每一家好公司的标配。

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实践
在国际研讨环节,来自日本、新加坡和印尼的家族企业掌门人及研究学者,带来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经验和案例。
来自日本立命馆大学经营学部助理教授、博士窦少杰和日本塚喜集团主席塚本喜左卫门介绍了塚喜集团传承150多年来坚守的家族文化和理念。窦少杰表示,日本近江商人一直坚持和实践的“三方好”理念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具体来说,“三方好”理念主要包括卖方好、买方好、世间好。企业经营要做好,要保证有足够的利润,实现卖方好。企业要让顾客满意,实现买方好。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世间好。

芯思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联合董事长、新加坡食物银行联合创始人黄玮婷、黄雄汉述说了从1934年开始到现在家族企业起起落落的故事,并介绍了公司目前如何把ESG理念融入到企业经营方式中去:这家家族企业支持本地农场,减少废弃纸制品、以再生纸箱代替普通纸箱,运货的卡车全部由生物燃料驱动,售卖可持续的棕榈油,通过回收利用家具和固定装置来帮助餐饮企业节省成本并保护环境,除此之外,公司还发起了“新加坡食物银行”项目,将公司多余的食物重新配送给有需要的人。经过一年时间,这个小项目逐渐有了生命力,受益者已经有375个。

2020年,“新加坡食物银行”重新分配了1000多吨食物,未来的配送量还会持续增加。“你不需要有很多钱才能做可持续发展或ESG相关的事情,只要从很小很简单的事情开始做,慢慢就会有越来越大的规模并获得自己的生命力。”黄雄汉说。

已经传到第三代的印尼实嘉集团创始人、印尼“食品之父-虾片王”黄世伟介绍了自己用80年的人生历程总结出的经营哲学:诚信经营、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印尼是千岛之国,在小岛里面建工厂,我们一定要先知道本地人的文化、传统和信仰,了解他们每天所需的东西。知道他们没有清洁水,我们买了饮水车供应他们用水。新冠疫情中,我们没有忘记他们,帮忙供应保健品、口罩、酒精,让他们渡过难关。他们过得安宁,也能让企业在那里继续发展。”他说。

新生代,撑起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本次云端研讨会发布了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家族传承研究中心和《家族企业》杂志联合推出的《第六届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组织暨中国新生代企业家调研白皮书》。联合发布单位为北京银行、智慧支持机构为中欧创二代学习联盟。该白皮书对影响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经营可持续家业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共有来自 143 个家族企业的 179 位创一代和新生代企业家参加了调研。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副教务长(研究事务)、米其林领导力和人力资源管理教席教授、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李秀娟教授对白皮书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与全国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北京青年企业家商会会长、北京三替城市管理集团董事长李萌,上海哈克过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乃峰,哈尔滨秋林里道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珈旭以及瑞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陆晓静等新生代企业家代表围绕家族企业社会情感财富和长期思维导向、价值导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以及新生代企业家视角看ESG三个主题结合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李秀娟教授表示,新生代企业家在ESG方面的积极实践折射出国内投资范式的更迭,未来家族企业的ESG水平或成为决定其能否在市场中胜出的关键因素。

本次云端研讨会还发布了由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和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 A 股上市公司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智慧支持单位为《家族企业》杂志,企业支持单位为秋林ㆍ里道斯。报告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523家家族企业2300多个观察值的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成高度正相关,家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为家族积累延伸性的社会情感财富,这种长期战略导向财富可以提升家族声誉、社会影响力和企业价值,并有利于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家族传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鹏瑞金融学教席教授、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家族办公室首席架构师课程-课程主任芮萌对该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芮萌表示,家族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方面更为积极。据介绍,大约95%的家族企业和90%的非家族企业,至少实施过一项履行环境责任的措施。在各项环境责任指标中,企业最为热衷的是进行环保公益,超过50%的企业进行过环保公益行动。

随着中国家族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企业领导者已经意识到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双碳”目标引导下,相信中国家族企业在社会责任、影响力投资、ESG、共同富裕等方面,能够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践行商业向善,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