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燃企业增长核心源动力 共论家族企业的数智化转型
2022年11月15-16日,第8&9届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主题论坛暨中欧第10&11届中国家族传承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家族企业的数智化转型”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和《家族企业》杂志联合主办。来自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家族企业掌门人、接班人、专家学者共同探寻了家族企业的发展之道,并从多重视角分享其家族企业的数智化转型经验。

中欧副院长兼教务长、会计学教授丁远,中欧副教务长(研究事务)、管理学教授、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李秀娟,中欧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中欧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家族办公室首席架构师课程-课程主任芮萌,中欧战略学副教授陈威如,中欧管理学副教授王安智出席了本次论坛。
丁远教授发表开场致辞。他表示,中欧一直坚持高品质教学,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欧与数字化时代保持同步,开设了数字化转型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帮助中欧学生实现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和国际化。

在主旨演讲环节,许斌教授进行了“中国式现代化:解读与展望”的主题演讲,回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展望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前景。他分析道,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在于人的活力和政之有为。具体而言,在中国人口数量增长日趋放缓、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人口质量边际增长率递减的趋势下,我们应该选择“加速跑”,这样人民才有活力,国家经济才有活力。此外,还需加快技术进步,其中包含了数智化转型;也要推动制度进步,即推动建设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陈威如教授在线上分享了题为“数智化与平台化驱动产业共同升级”的演讲,分析了企业应怎样重构数智化。他认为,数字化几乎改变了商业的方方面面,从客户价值主张、产品架构、运营流程、组织能力到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行业都面临着“重做”一遍的挑战。曾经的消费互联网流量平台正在向产业互联网赋能平台演化,企业必须通过“数智重做”才能避免被淘汰。

芮萌教授在主旨演讲中就“中国式家族办公室踏上新征程”这一话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新时代中国式家族办公室首先要帮助企业家做好合规和风险的管理;其次要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再次要更好地规划企业家的公益慈善。家族办公室的终极目标不是财富最大化,而是家庭的幸福。

此外,李秀娟教授、芮萌教授和王安智教授分别主持了圆桌讨论。
在讨论中,李秀娟教授指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四大关键点:第一是战略,需要考虑行业特性、行业痛点是什么,如何在行业里找到立足点;第二是技术,如果没有合理、充沛的技术支持,企业就无力执行系统化的转型;第三是组织,要引领组织的制度、流程、文化乃至管理者和员工各自的角色相应发生变化,需要坚强的组织保障体系;第四是人才,传统业务每个环节的数字化都离不开相关人才的有效支撑,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是人的转型。

王安智教授表示,管理端的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家族企业二代管理者要在能力和心态上做好准备,既要在能力上对数字化有更深的理解,也要有不怕失败的心态,提升心理素质。中国市场是数字化非常好的试验场,也许家族传承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数字化的赋能得到比较好的解答。

同时,在本次论坛中,第七届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组织暨中国新生代企业家调研报告和2022中国首届家族办公室生态调研报告正式发布。
第七届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组织暨中国新生代企业家调研报告由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与《家族企业》杂志合作,对100家中国家族企业的数智化状态进行了调研。据调研显示,企业数智化转型人才培养机制不足、招聘困难、缺少核心的推动者是当前家族数智化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家族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有43%由二代企业家领导,超过54%的新生代认为自己在提升家族企业的数智化能力方面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另外,根据2022中国首届家族办公室生态调研报告显示,家族办公室关注人工智能、新能源、医疗等新兴领域的投资,此外,公益慈善和ESG投资也是其关注的重点。
数智化转型是涉及企业战略、组织、人才的一场系统变革,在业务创新、流程重构、组织刷新和文化变革方面进行数字化技术与世界观的升级,这些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并非易事。家族企业的进一步数智化转型,将有益于保持企业的活力和长期经营。将数智化转型转变成驱动企业增长的核心源动力之一,是当下的急需之道。本次论坛讨论的诸多话题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洞察和经验,助力企业的数据治理和智能运营提质增效。
中欧作为最早在中国大陆开展工商管理教育的商学院之一,很早就开始关注家族企业的继承问题,并于2012年起每年举办“中国家族传承论坛”。2013年,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成立,凭借中欧强大的学术研究与教育资源,与数以千计的校友企业家交流合作,并与海外家族企业和学术机构进行联盟与协作,共同打造家族企业精神与财富创造、承载和传扬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