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数智要发展 2023第八届中欧思创会首站走进福州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数字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数智化浪潮激发了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热情,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越发成熟,企业借助新技术打破企业和行业的边界,重新构建价值链与产业链的协作方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随着转型进入深水区,如何向数智要发展,已经成为了众多中国企业着重思考的问题。

活动现场
3月26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共同举办,中欧校友会福州分会协办的第八届“中欧思创会”在福州成功举行,论坛聚焦“数字化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主题。福建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康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刘捷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陈威如及福建当地的政、商、学界嘉宾代表近400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福建省政府党组成员康涛致辞
福建省政府党组成员康涛出席论坛并致辞。康涛表示,福建是数字中国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二十多年来,全省上下耕耘奋进,数字福建勇立潮头,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多年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国际化高层次管理人才,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康涛指出,希望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加强合作,在推动数智赋能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新活力,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致辞
汪泓院长在欢迎致辞中表示,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最早实践地,福建一直领风气之先,“爱拼才会赢”的企业家精神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这里是“有福之州”,还是“开创之州”、“敢为之地”,企业家敢想敢闯,敢于跨出产业边界,持续拓展新的领域,这让福州成为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孕育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理念。2018年以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已连续5年在福州举办,对“数字福州”的探索和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自举办首届数字峰会以来,福州数字经济规模连续跨越多个千亿元大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汪泓院长表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伴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希望将中欧教授们的智慧融入到企业的发展实践中,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转型动力。这次中欧思创会走进福州,除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希望通过举办高质量的管理教育论坛和高品质的校友服务,为福州、福建的企业管理者们持续赋能,让政产学研有机结合,助力区域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推动数字化向数智化升级,让数字经济“大动脉”在福建,乃至全国各地更加通畅。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陈威如
随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陈威如以“数智洞见,产业互联网的因与势”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他指出,过去十年企业经历了从信息化到以营销信息及分销渠道为特点的消费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快速触达客户,洞察交易需求,精准营销的同时,也存在流量竞争,超速内卷,但是运营没改善、产品没差异、客户忠诚度匮乏等问题。
他强调,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运营的可视化、可量化、可优化,进而实现全链路的管理,通过客户导向思维与微粒化解构,实现人机件的协作和人货场的重构。通过供应链杠杆,实现产品和客户旅程的闭环。他进一步指出,未来十年,将会是在研发、物流、制造等环节的全场景、全链路的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随后,他以全屋定制行业为例,解析了家装行业进行线上线下结合,全链路的数字化互联升级,带来了个性化满足与大规模生产降本增效的完美融合。
“所有行业都值得在数字化时代重做一遍”,陈威如教授表示,面对数字化智能时代的挑战,行业可以借助全新的VSOT框架进行重新布局。其中,V(Vision)是使命、远景和价值观;S(Strategy)是战略业务;O(Organization)是组织人力;T(Technology)是指技术实现。以使命为例,我们要看未来这个行业将发生什么,为谁带来价值;在战略业务上,我们要思考的是现有的商业模式是否是可持续的?不是数据驱动的业务在未来都是堪忧的;而在组织人力上,我们要考虑如何孵化创新,如何搭建敏捷、协作的双元组织;在技术实现上,技术路径是什么,又如何帮助业务与技术同修?
陈威如教授从智能家居、卫浴、通讯、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众多品牌案例中提炼出了数智化升级框架,即:看十年、谋三年、做一年。“看十年”,要看好并结合时代大势做好数字化,给予企业持续性发展的方向。“谋三年”,要清楚企业在为谁创造什么价值?切入什么场景?该业务要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数据驱动,且能跟生态圈共赢。“做一年”就是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保障团队在落地阶段对任务作微粒化的拆解,明晰团队分工,切实按照计划完成短期目标及任务。

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欣郁
作为全国率先成立的省级国有全资大数据企业,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集团总工程师林欣郁先生带来了主题为“数字福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分享。他提到,发展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是开路先锋,数据要素是战略中枢,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主战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彼此叠加、相互促进、同步共振,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对于工业大省福建而言尤其重要。而通过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治理数字化,既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多年来,福建不断深化数字政府创新实践,为全国数字政府建设探索了路径、提供了样本。2022年底,福建省发布了《福建省数字政府改革和建设总体方案》。方案规划了数字政府总体架构,提出组织实施一张网、一朵云、三大一体化平台、一个综合门户和N个应用的“1131+N”工程,统筹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共性支撑平台,避免业务孤岛和数据孤岛。当前数字福建建设已经进入新阶段,下一步,继续大力发展数字新基建,充分激发数字新动能,深入挖掘数字新价值。
在随后的深度对话环节,陈威如教授分别与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加勇、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李予涛先生、量子云码(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洪敏先生、安踏集团首席运营官、中欧校友陈科先生、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中欧校友卢学明先生就“向数智要发展的谋篇布局”为主题进行了探讨。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加勇
打造柔性快反的数字供应链体系,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作为电子行业的创新型代表,福建星网锐捷通讯有限公司也在经历着相似的转型过程。公司总经理阮加勇认为,目前企业在全流程智能制造上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从数智赋能角度来看,市场、研发、制造三个环节数字协同存在一定脱节。下一步,企业需要从流程驱动转变为价值驱动,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安踏集团首席运营官、中欧EMBA校友陈科
作为零售行业的代表,安踏集团首席运营官陈科分享到,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要求和理解更高,企业需要快速地进入数字化阶段。目前,安踏集团的数字化战略可以总结为“一体、三面、六抓手”。“一体”即以消费者为中心,“三面”即提高消费者体验、呈现业务价值、提升管理效率等三个方面,而“六抓手”则包括全能导购、精准识别、精准营销、精准服务、库存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等。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李予涛
证券企业如何推动数字化转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李予涛先生表示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核心竞争力,让科技能力不仅仅支持业务,更能赋能甚至引领业务发展。他分享了兴业证券数字化转型六大核心要素。他认为,数字化转型中的业技融合与协同发展非常重要,兴业证券将生态建设、模式创新、资源整合、边界突破、平台运营与数据驱动作为规划不同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朝着客户为中心、平台为载体、数智为引擎的“一个兴业”最终目标转型。
量子云码(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黄洪敏
量子云码(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的量子云码,是一种全球领先的防伪溯源技术,可给予每件物品独一无二、不可篡改的“身份证”,与目前广泛使用的二维码相比,其具有极难复制、无视破损、任意塑形、可显可隐赋码等显著优势。联席董事长黄洪敏介绍,目前量子云码技术广泛运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农产品、制造业、文化收藏等九大行业,通过“赋码”,链接商品的全生命周期,为企业提供防伪溯源、渠道管控、生产管理、数据分析等完整的智能化的商品数据管理体系。他认为,通过推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将深度融合,这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卢学明
专注于打造内容产品的企业该如何实现数智赋能?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卢学明表示,目前企业正在思考将数字内容赋能实体绘本,除了通过简单的互动如点读笔,也可以与操作系统合作,增加互动的载体。但目前,他们也在面对AI的挑战,需要从业人员进一步提高优秀内容的制作能力,特别是提升品位与格局,方能在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欧校友会福州分会也于今日举办成立仪式。思创会上,汪泓院长还接受了党报央媒驻闵媒体及福建省当地主流媒体的采访。

关于中欧“思创会”:
中欧“思创会”作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品牌活动,取意“思维创新”,旨在帮助传统企业缓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焦虑并实现转型升级,我们会邀请中欧名师走出校园,与当地优秀校友企业家沟通互动,试图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传播先进知识和前沿观点的同时,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切实帮助当地企业更好地进行转型和创新。 继福州站之后,今年,中欧“思创会”还将陆续走进北京、济南、佛山、香港、乌鲁木齐、重庆、南京等地,邀请中欧名师与知名企业家一起解读新时代的全新商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