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世界·共阅读,与北大赵冬梅一起解构司马光和他的时代
春风和煦,又逢世界读书日。4月27日,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深圳校区于世纪海翔报告厅举办“合世界·共阅读”读书分享会,邀请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赵冬梅到场并作主题分享,活动吸引了众多中欧校友以及来自前海妈湾社区的历史爱好者。
赵冬梅教授主修宋史,同时对晚唐至北宋军事、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对制度中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制度与人群的互动关系关注密切。从十多年前的央视《百家讲坛》到各种历史纪录片,再到现今的B站、抖音等视频网络平台,赵冬梅教授始终秉持着“知识需要分享”的理念,把专业的历史研究成果带到我们眼前。近期,赵冬梅教授出版新书——《宽容与执拗:迂夫司马光和北宋政治》,以她30多年的宋史研究积淀为依托,详细描绘了司马光的人生经历及其对历史走向的影响,也以出色的写作展现了一幅司马光巨星汇聚的朋友圈群像。
在本次分享会上,赵冬梅教授以“宽容与执拗:司马光与华夏群星闪耀时”为题,以司马光为线索,分享了她眼中从“宽容”走向“执拗”的北宋政治。她解释了为何本次出版的新书及分享会以“宽容”和“执拗”作为核心词,她认为,在仁宗朝时期,北宋士大夫创造了帝制时代儒家政治的最好成绩,其中最重要的体现是宽容、多元,有问题是可以被提出来的,不同意见之间可以议论商讨。但在神宗朝,伴随着大变法的展开,北宋政治出现了“法家转向”,作为“宽容”的对立面,“执拗”一词既表达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群状态,效率第一,为了效率可以罔顾其他,还能够敏锐地传达那个时代的政治特色,“许人说话的风气一去不复返了”。
赵冬梅认为,作为北宋政坛保守派的代表,司马光之所以旗帜鲜明地反对变法,是因为他面对着空前复杂的局面,但他又是一位思路和方法相对简单的领袖。在政治品格上,司马光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对自己有非常崇高的道德要求,有操守,有原则,但在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他并没有真正担负过政治责任,以至于他最后被任命为宰相时,对新法推行的利弊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同时施政过程中,他在理论、政策、认识、台谏、态度等多方面都出现了错误,最终加剧了北宋政治的“法家”转向。在某种程度上,他与王安石,两名成长于“宽容政治”的政治家,联手葬送了宽容,成就了执拗,使得华夏政治中一段黄金岁月烟消云散。
赵冬梅教授短短一个半小时的分享,让司马光以及司马光身后那个“群星闪耀”的北宋变得更加鲜活。在活动现场,到场来宾还就司马光生平、北宋政坛等内容与赵冬梅教授进行了热烈且深入的讨论与交流。活动最后,赵冬梅教授还为到场的读者签书留念,给来宾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在分享活动开始前,中欧深圳校区还举办了“共读一小时”读书挑战活动,在一小时规定时间内,30名参与者需要远离电子产品,阅读赵冬梅教授新作《宽容与执拗:迂夫司马光和北宋政治》,最终所有参与者均完成挑战,获赠赵冬梅教授新书一本。
“合世界·共阅读”是中欧深圳校区于2018年开始推出的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旨在搭建分享交流的平台,让来宾以书会友,与名家大咖面对面交流,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阅读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
今年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30周年,深圳校区将推出系列重磅人文讲座,邀请校友返校为中欧庆生。未来,还将有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南兆旭、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等大咖莅临深圳校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