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杜道明出席2024中欧人才论坛
10月15日,2024中欧人才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以“共享、共生、共赢——厚植中欧传统情谊 扩大人才合作交流”为主题,邀请中外政要、国际组织代表、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深入交流对话,共谋中欧人才创新合作。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杜道明(Dominique Turpin)出席论坛,并参与“GNIS中欧创新中心”成立仪式与圆桌对话环节。
“GNIS中欧创新中心”成立仪式
论坛议程包括主旨演讲、项目活动、成果发布、圆桌对话等环节,并围绕青年、教育、科技人才、文化、经贸、国际体育等六大主题举办分论坛,通过主题演讲、专题报告、高峰对话等多种形式,深入研讨人才在中欧关系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推动中欧各界在人才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 Raffarin)通过视频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主持开幕式。外交部副部长邓励、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Jürg Burri)、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瑞士德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邓敬熙(Jean-Christophe Deslarzes)等海内外嘉宾作主旨发言。
圆桌对话环节
在圆桌对话环节,杜道明院长与施普林格·自然学术事务副总裁尼克·坎贝尔(Nick Campbell),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David Ferguson),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外交世界》杂志首席执行官芭芭拉·迪特里希(Barbara Dietrich)围绕加强国际人才培养、深化国际人才交流、打造优良人才生态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杜道明院长认为,国际专业人才需具备天赋、谦逊、开放心态和自信。他提出了HAVE概念,即领导者应具备谦逊(Humility)、适应能力(Adaptability)、远见(Vision)和参与感(Engagement),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并强调了在决策中融入不同年龄层的声音,尤其是年轻人的参与,这对于推动组织的创新和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至关重要。
杜道明院长发言
大会期间,杜道明院长还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Global EMBA荣获2024年《金融时报》全球排名第一、中欧人才培养、人才竞争等议题,分别接受了CGTN、福布斯、中国新闻社、钛媒体专访。
杜道明院长接受媒体采访
近年来,亚洲商学院在国际权威榜单的排名逐年上升。杜道明认为,亚洲商学院的崛起与快速发展的亚洲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当下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亚洲商学院的水准随着企业需求的扩大而不断提升。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向全球,中欧GEMBA课程将为其提供国际技能和全球视野;而跨国公司在开拓中国市场面临挑战时,课程可基于“中国深度”,为其提供所需的本土化知识。
杜道明表示,经济发展和更多元化的竞争环境成为了亚洲商学院崛起的关键因素。但与此同时,全球管理教育正面临艰巨挑战。对此,他建议亚洲商学院可以在未来的课程设置中更加关注国际合作:“各种类型的课程交流都可以帮助学生流动起来,在全球视野下寻找到项目合作的机会,包括ESG、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都是当下商学院课程中关注的焦点。”他强调,亚洲商学院之间的协同合作要比互相竞争显得更重要。
杜道明院长接受媒体采访
此外,杜道明院长表示,在当前全球人才竞争中,中国的一些顶尖企业,如华为和比亚迪,正凭借其行业领导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这些公司能够为员工提供最佳的成长、发展和幸福生活环境,从而在吸引人才方面具有优势,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能够提供最佳环境的公司将成为未来的赢家。
自2018年中国驻瑞士大使馆与瑞士德科集团共同创办中欧人才论坛以来,论坛已成功举办6届,成为深化中欧关系、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本届论坛举办标志着中欧人才合作迈上新台阶,将进一步扩大北京在全球人才交流中的国际影响力及论坛品牌效应,为北京加快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