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大爱、大德
9月11日-9月14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智慧医疗创业课程五期开学典礼暨第一模块在中欧上海校区顺利开课。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二级教授汪泓,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院长、智慧医疗创业课程-联席课程主任、中天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朱晓明,中欧市场营销学教授、副教务长、智慧医疗创业课程-联席课程主任王高出席并致辞。
共有61位来自医疗行业的创业、创新翘楚成为中欧智慧医疗创业五期学员。课程师资阵容强大,第一模块教授除联席课程主任朱晓明、王高外,还有包括院士、医院院长、著名专家、知名企业家等在内的18位嘉宾作了分享。大咖云集,星光璀璨,为广大在读学员和校友献上了一份智慧医疗与数字经济的交叉学科的饕餮盛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教授作开课致辞。她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群众共同的美好追求。健康新时代已经到来,在创造无数产业集群的同时也对从业者提出新的挑战。中欧作为连续两年位居英国《金融时报》MBA、EMBA排行榜全球五强的商学院,不仅是西方先进管理知识的引进者,也是全球化时代中国管理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中国方案的贡献者,更是思想碰撞和创业、创新精神的摇篮。最后,她期待中欧与所有学员共同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一起拥抱产业革命,拥抱伟大的时代,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汪泓院长曾于2019年为教育部完成了475页《中国健康人力资本的测量与预测研究》重大课题报告。
王高教授代表中欧高层经理培训部致辞。他表示,随着我国医疗和大健康产业进入黄金十年,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拥抱医疗大健康。五年来,中欧高层经理培训部推出智慧医疗创业课程,旨在搭建起医疗健康产业创业者的学习交流平台,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的深度交流。
作为智慧医疗创业课程联席课程主任,朱晓明教授在开学仪式上说,“创新为魄,创业为魂。在创业过程中,需要的是魄力,绝对不能退缩。中欧智慧医疗创业课程正是一次创业精神的学科建树,通过中欧携手分享投资、美年大健康、中欧医疗健康产业协会共同设计开发,旨在帮助医疗健康领域创业者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快企业健康成长,助推医疗产业的高速发展。”该课程以创业为主题,以物联网、智慧产业、智慧医疗为主线,以医疗创新、服务创新为主旨,通过精益化的编撰,个性化的教材,数字化的授课,以及特色的服务,帮助医疗健康行业创业者全方位开拓视野,把握医疗健康领域发展趋势和创新创业机会;搭建医学界社群,帮助医疗健康创业者提高创业成功率。
两天的课程中,朱晓明教授分别讲解了本课题的核心内容: 1、数字经济的理论创新及“1+10研究”,即如果说1992年是互联网元年的话,那么迄今为止的25年,从传统的工业经济走向数字经济的伟大变革,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疾走飞奔的史诗般的跨越。朱教授对数字经济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作了高屋建瓴的总结,让中欧智慧医疗创业课程的学员们肩负起全民健康与智慧医疗的重任,在数字经济年代中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创业创新,报效祖国与人民;2、创新方法论及前沿医疗科技,即两个方法论(一)医学精准化学科建设发展模型——5x3模型、(二)医学精准化“产学研医患”协调发展模型——7x21模型。此外,朱教授按照每年的惯例,向同学们提供一条2020版的适用于中欧智慧医疗创业课程适用的 HYPE CYCLE 曲线,体现了中欧作为一个国际化商学院的学术深度和知识广度。
首日课程上,作为智慧医疗创业课程-联席课程主任朱晓明教授邀请到了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浩副主任,瑞金医院副院长胡伟国,上海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等大咖在《大医、大爱、大德》名家演讲环节进行主题演讲,参与圆桌讨论。
张浩副主任发表《关于上海市未来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思考》主题演讲。他从“速度、力度、精度、广度、温度”等五个维度全面的介绍了上海政府抗击新冠疫情的整体情况。他同时表示,在抗疫过程中也暴露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部分短板,公共卫生事业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应急能力建设有待提升,人才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张浩认为,上海市未来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中平战转化机制是关键,其中涉及快速响应、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精准防控等,这意味着在未来智慧医疗已经不仅是一种医疗手段,也体现于智慧卫生、智慧健康以及公共卫生等各个领域。
胡伟国院长发表《抗疫:平日数字化医疗功底的一次大考》主题演讲。作为第六批援鄂医疗队领队,胡伟国院长整建制率领瑞金医院136名队员驰援湖北。他首先深情回顾了瑞金人的援鄂故事,他表示,疫情不仅是对医疗人的考验,也是瑞金医院从AI、互联网、5G到机器人全方位的一场信息化大考。胡伟国院长从快速反应、新模式下的协同能力、新技术、集成能力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抗疫中瑞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也提出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新基建,为三类人服务的新技术,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指挥舱等三个层面的发展方向。
于广军院长发表《上海首家互联网儿童医院的实践探索》主题演讲。他认为本次疫情推动了互联网医院的快速成长,催生了民众对社会的互联网机构与公立医院对互联网医院的迫切需求。于广军院长还分享了在建设儿童互联网医院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服务模式和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保证质量安全等宝贵经验。
樊嘉院士发表了《数字化智慧化:激励外科大夫“大医大爱与大德”》主题演讲。他介绍了中山医院在科技推进中的工作以及医院管理的经验,其中特别提到中山医院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的成绩,如医疗设备、医疗器械、新药、诊断试剂以及创新技术等,建立起科研、专利、产业化的数字化智慧化标准流程。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昌建担任圆桌主持
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在圆桌环节回答问题
在圆桌环节,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副教授蒋昌建教授担任主持,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上海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担任嘉宾,与学员们进行深度对话。大家就关心的疫苗、医生成果转化专利、互联网医院建设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庄松林院士主题演讲:《光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范理宏主题演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量整合医学治欲病、防大病》
分享嘉宾(从左至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总经理董刚,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思路迪精准医疗创始人&联席CEO熊磊
分享嘉宾(从左至右):影创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孙立,钛米科技创始人兼CEO潘晶,依图科技副总裁方骢
左上: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分子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骏
右上: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首席科学官陈力
右上:中欧智慧医疗创业课程三期学员、思微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李航文
右下:中欧智慧医疗创业课程创始秘书长、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波
朱晓明教授在课程总结语中说:“《同心战疫》中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疫历程,令人振奋,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经验在抗疫中的淬炼和升华。”朱晓明教授最后总结了医疗产业从业者在抗疫中的表现:“大医、大爱、大德,点亮你、我、他。心中有光,行动有方,中国兴旺,人类有望。”
三天忙碌又充实的课程后,中欧的学员和校友都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本课程师资力量强大,无论德高望重的朱院长,还是学生追捧的王高教授,都带给我们带来了卓越的课程体验。受益于教授们的精心准备和课程安排,同学间业务交集多多,沟通学习同频共振,亦为以后尝试合作奠下基石。”“四天三夜的紧张学习,收获满满,感谢中欧为五期同学准备的饕餮盛宴,大家启发良多!对事业大有帮助!大有裨益!感谢各位老师默默付出和高水平教学!”还有同学创作了韵律诗表达对课程设置的深度认同,“创业艰难百事哀,浸润中欧茅塞开,攒珠入窍劈新路,风云即聚莫言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