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变革中的智识与决策:英国《金融时报》2025年度中国高峰论坛在中欧举行
2025年11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2025年度中国高峰论坛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时局与前瞻——变革中的智识与决策”为主题,汇聚了来自经济、人工智能、消费、投资与健康管理等领域的知名学者与企业领袖,共同探讨在时代变革中的关键议题与未来路径。中欧金融MBA(FMBA)课程部为本次论坛提供学术支持。
论坛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院长与FT中文网出版人张延女士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帷幕。
汪泓院长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强调:智识不仅指静态的知识储备,更意味着动态的学习能力和对不确定性的洞察力;决策也不仅是经验驱动,更需要数据洞察和价值判断的融合。面对时局,我们不仅要在短期波动中保持信心,更要以长期主义的视野把握趋势,不因一时的起伏而迷失方向;在单边主义和保守主义抬头的当下,全球视野提醒我们人类命运紧密相连,唯有开放与合作才能共渡难关。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发言
张延女士则表示,在FT中文网迎来20周年的里程碑的时刻,很高兴可以在中欧充满学术氛围的环境中,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充分的辩论。本次论坛将以紧贴时代发展的议题,把目光聚焦到未来,为穿越周期的发展积累势能。

FT中文网出版人张延发言
本次论坛不仅邀请到了诸多经济学家,从学术界的视角分享前沿思考;也与新消费、大健康、科技等产业第一线企业家深度交流,从多元视角分析当前形势下的行业前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经济学教授、桑坦德经济学教席教授朱天发表了题为“如何提振消费——消费量还是消费率”的主题分享,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对中国消费市场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朱天教授指出:中国经济核心矛盾是短期需求不足,长期看中国经济的生产供给能力仍具优势。短期需求刺激政策与长期供给侧政策需明确区分定位。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经济学教授、桑坦德经济学教席教授朱天 分享
随后的“FT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对话”环节,著名经济学家、FT中文网专栏作家洪灝,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FT 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就当前经济形势展开讨论。两位经济学家均认可在当下,厘清现实信息,识别泡沫尤为重要。中国正在积极稳定资本市场和深度提升消费,形成正循环的生态需要长期坚定的努力。

FT中文网主编王丰(左),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FT 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中),著名经济学家、FT中文网专栏作家洪灝(右)
在“AI的商业进化”主题对话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亿纬锂能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席教授、中欧 AI 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方跃作为核心对话嘉宾,分享了人工智能重塑商业价值的前沿观点。他指出:商业人才的培养在AI时代更具有新的外延和内核,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人才培养,最终要回归商业的本质。未来能否让AI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潜力,关键是我们是否在把AI当“人才”来培养和如何真正做好“人机协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亿纬锂能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席教授、中欧 AI 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方跃 分享
在后续的“FT年度对话”中,与会嘉宾围绕算法时代的财富管理、IP创新与消费升级、全周期健康管理、AI时代的智识与决策等热点领域展开的对话,为在场的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与决策参考。

论坛现场
通过本次论坛跨领域的深度交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FMBA课程部为业界与学界搭建了高层次的交流平台。中欧FMBA课程以“金融深度x管理广度x科技睿度”为特色,以培养懂金融、擅管理、知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论坛充分体现了中欧在连接企业实践与管理研究、支持中国企业家在变革和科技浪潮中砥砺前行的独特作用。



课程介绍册
申请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