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BA、EMBA学生及校友参访霍尼韦尔,探寻全球高科技公司的创新秘笈
2018年8月15日,30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Global EMBA和EMBA的学生及校友来到霍尼韦尔(Honeywell)中国研发中心,在Global EMBA 2017级学生、霍尼韦尔亚太区IT总监王文杰的带领下,参访了这家科技感十足并且创新意识浓郁的五百强公司。
参访团在霍尼韦尔公司展厅内体验各种高科技产品,了解其丰富而广泛的产品和业务,并与霍尼韦尔科技事业部副总裁罗文中(Wesley Luo)进行互动。他们还探访了公司内部创业孵化器“霍创空间”,并到新公司总部参观智能建筑。
课堂之外的丰富活动是中欧课程让人津津乐道的地方。除了在课堂上聆听业内资深的教授进行传道解惑,学生们也在课外积极交流,分享各自行业经验。
霍尼韦尔是《财富》美国100强之一的互联工业企业,涉及业务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航空和汽车产品及服务,楼宇、住宅和工业控制技术,以及特性材料各方面,并在其中很多领域都是行业翘楚。
在霍尼韦尔这样的大型公司推动创新,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公司找到了创新之法并成功将其推广到全球其他地方,这就是广为人知的企业内部孵化器“霍创空间”。“霍创空间”采用初创公司的运营模式,在这里,工程师们可以自发成立小组,组建创业团队,进行新项目的研发。每个项目的孵化期为3~6个月,结束后工程师们还可以回到原有岗位。而参与项目孵化的团队自由度非常高,他们的产品可以由企业进入市场销售,也可以直接对接市场,还可以进行技术转让。截至目前,已有85名工程师和60%的霍尼韦尔中国区研究员参与了“霍创空间”的项目孵化。
“霍创空间”的参访给中欧学生及校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空间”内充满创意空间的黑板上,除了展示各种各样的项目,还专门用插画的方式总结了项目失败和成功的几大原因,给后来者以借鉴。在随后的案例分享时间里,用于监测太阳能电池板运行状况的无人机项目激发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几名关注创新领域的学生与研发人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参访活动行程非常丰富,很多人表示,霍尼韦尔为了促进内部创新所作的各种努力和积极结果令人印象深刻。
以下是几名学生及校友参访后的感言——
Ori Schnitzer
CEIBS Global EMBA 2017
过去的12年,我一直都在创业公司中工作,即使这样,看到霍尼韦尔公司这么大的一个组织愿意去培养拥抱创业精神的文化,仍然让我大开眼界。
能够始终走在技术创新的前沿并不容易,霍尼韦尔似乎做到了,一方面是它拥有的经验、规模和影响的范围,另一方面是它给员工打破陈规、勇于提出新想法的自由。公司将二者相平衡,使其能够在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几个产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看到霍尼韦尔用独特的方法在它多样的生态体系中运转非常有趣,而如何管理和运营这种大规模的组织,我还想学习更多。
王曙
CEIBS EMBA 2017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me)
随着民营经济的崛起、政策的变化、国内各方面成本的上升,外企如何去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重塑核心竞争力,一直是自己心中的困扰。霍尼韦尔中国的聚焦创新给出了问题的部分解答,非常有益。
周欣蕤
CEIBS Global EMBA 2014
在中欧总有一点很吸引我的是,即使毕业之后,学习旅程也从未间断。由创新和技术驱动的充满活力的霍尼韦尔公司向我们展示了很多行业的新产品,这让我很惊喜。总部智能大楼通过技术能够节约20%的办公空间,无论是空气指数还是桌椅的设计上,每一个细节上都体现着人性化的关怀。
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内部孵化器“霍创空间”则展示了创新想法的高转化率和能够产生的新收入的价值。Wesley的发言则很好地总结了以上所有成功的秘密。这让我想起了杨国安教授关于组织能力的三角理论。这真是一次让人进步的公司参访活动,特别感谢文杰同学和中欧团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