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05月10日
新华社:朱晓明诠释人工智能的三个“三”
新华财经上海5月11日电 10日至11日,“沪上金融家公开课”暨“数字金融·金融科技”学科建设研讨讲坛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原院长朱晓明博士在授课中讲述了人工智能的三个“三”。
朱晓明对数字经济进行了“1+10”研究,“智能经济”是落脚点。他用一个金字塔模型,把“1+10”研究划分成技术层面、市场层面和未来层面。他称,国内外高度数字化公司,不约而同地投身到人工智能产业,人工智能的巨头纷纷布局AI语音和AI刷脸,其背后的战略发展问题令人深思。
朱晓明还围绕人工智能的三个“三”展开了讲授。第一个“三”是数字化三步走:“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智能+”。全球如此,中国也如此,我们已经逐步走来。
第二个“三”指人工智能的三个能力:数据、算力、算法。数据,在中国不成问题,人口多、消费者多,积累了很大量的数据。为了提高算力,很重要的就是要打通云、管、端。云就是云计算,分布式计算。端是数字孪生技术,边缘计算,AR、VR、MR以及其他生物特征技术。云和端之间就是管,也就是当今快速发展的5G。通过对边缘计算的AI算法进行优化,并且采用5G技术来降低管道的负荷,最终可以顺利实现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个“三”就是智能化的三阶段,也就是人工窄智能(ANI)、人工智能(AGI)和人工超智能(ASI)。
“沪上金融家公开课”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举办,碧桂园全程支持。“沪上金融家公开课”汇集业内顶尖金融科技专家,聚焦数字经济时代金融行业思维变革及模式创新,面向“沪上金融家”历届获奖者授课,打造适应时代需要、服务国家战略的高端系列课程。
新华社报道详情:
http://news.xinhua08.com/a/20190511/1827289.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