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泓:加大消费刺激,增进企业复工信心
“应发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释放消费潜力,增进企业复工达产信心”。27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在推进全社会复工达产重要阶段,多措并举增加企业市场预期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消费刺激、适度拉动投资、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等举措稳住企业投资信心,降低本轮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她表示,地方政府应把疫情防控和复工达产作为首要任务,在精准管控疫情同时,有序有力推进企业复工达产,实现疫情防控和稳经济的目标预期。
以下为访谈全文:
新华网:复工达产关键阶段,如何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汪泓:一是,坚持用市场化的办法,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税费减免、减免房租、缓交社保费用等助企纾困政策,并通过提供稳岗补贴、灵活用工等手段激励企业复工达产。
二是,抑制大宗商品价格,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健全大宗商品价格调控机制,适时收储投放、利用市场机制防止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减少企业成本压力。
三是,畅通物流运输,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支持物流平台、快递等企业增加运力。鼓励建好用好生产物资中转站,实行非接触式接驳,提升运输效率。同时加强定向帮扶,缓解企业的物流成本压力。
新华网:如何提升企业市场预期,稳住投资信心?
汪泓:应当发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释放消费潜力,增加市场需求。一方面促进传统消费转型升级,综合施策,扩大总体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同时,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适度布局投资项目,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加快预算拨付进度、增加专项债券资金等方式挖掘有效投资,促进对能源、新基建、民生等领域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开辟更加广阔的投资空间。同时,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程门槛。
新华网: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有哪些具体举措?
汪泓:金融机构要把支持实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责任。在复工达产关键阶段,金融机构应当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使得金融活水真正流入实体经济。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实行低息融资优惠、对现有贷款展期或发放长期贷款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尤其要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要注意金融资金基于避险需求无序流入资本市场,引发通胀风险,炒高资产资本价格;叠加上全球大宗商品涨价等输入性通胀风险,削弱企业复工信心。
新华网:当前,进一步推动企业复工还面临哪些挑战?
汪泓:此次疫情暴发的3月至5月是企业一年发展的黄金期,正值企业生产高峰期、用工高峰期、商务高峰期“三期叠加”。对企业而言,后续复工达产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国内外疫情频发导致的市场波动,以及全球经济震荡引发的物流、原材料等成本大幅增加,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面对这些挑战,金融机构应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及时有效地实现金融活水对实体经济的精准灌溉。要尽快恢复国内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热点地区的生产秩序,确保供应链、物流链稳定。同时,在政策层面要注意平抑大宗商品价格,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进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
各项政策更要靠前发力,加快节奏。无论是退税减税降费,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支持企业稳岗等,已出台的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明确拟推出的政策要尽量提前,产生更大宏观效应。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