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跃:所有企业都面临AI转型,互联网“老兵”迎来创业新风口
近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AMP总经理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方跃称,互联网技术浪潮带来的红利已基本用尽,未来三到五年,AI技术将会被嵌入到企业的所有流程、产品和服务之中。
新风口之上,从企业到个人都想抓住时代机遇。方跃在接受九派财经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很多在互联网大厂做高管的朋友说要创业,“不用问创业做什么,肯定是AI”。而诸如“BAT”等老牌互联网大厂也在重投AI。
面对AI带来的“技术性失业”,方跃认为,从过去这些年全球的实践看,AI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比想象的要温和,这给企业和员工创造了一个准备和适应的过程。
以下是九派财经和方跃的对话:
九派财经: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业内都在讨论智能体(AI Agent)。从您的视角看,智能体对于AI大模型技术落地应用的重要性是什么?目前哪些企业对AI的应用可以作为范例?
方跃:目前,多数企业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大模型时,主要是将其当作赋能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通用”工具,还没有同自己的业务完全打通,形成真正的智能体。AIGC为我们带来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但是多数企业的应用现状是仅把它当工具来使用。
智能体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它将充分发挥企业已经积累的知识,同时还将有效地利用新的知识。目前,很多企业尚未走到智能体阶段,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企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基础滞后;第二,将AIGC技术同业务融合落地还需要一些时间。
当然,我也看到了一些企业将AI作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提出All in AI和AI First,AI战略的核心是打造同企业业务相结合、为企业带来真实价值的智能体。
九派财经:AIGC给哪些企业或行业造成了冲击?
方跃:AIGC的核心是内容生成,相关领域会受到第一波直接冲击,包括数字营销、内容创作和软件开发领域。目前看,还尚未形成大规模的商业落地应用。
AIGC同互联网不同,互联网的关键是“互联”和“信息传递”。AIGC的核心价值在理解、交互和创造,随着技术在算力、数据和模型等方面的不断迭代,企业的投入成本和所获得价值的平衡点会出现本质性的变化。我的判断是未来3~5年,AI将融入企业的所有流程、产品和服务中,会对所有的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九派财经:面对机会和挑战,AI时代的企业转型有什么阻力?
方跃:对企业高管来讲,认知是第一步,所有企业都面临AI转型。转型一定会有阻力、挑战和困难,这点很像过去20年,我们很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经历相似。转型最大的阻力不是资金和技术,首先是高层管理者的变革意愿和前瞻性。
从过去20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看,很多企业转型失败主要在没有形成匹配的组织和文化。这次AI转型也是一样,企业千万不要为AI而AI。我经常同企业家强调,如果不重视组织和文化的转型,即是:AI技术 + 旧组织 = 昂贵的旧组织。
九派财经:是否所有企业都面临AI转型?
方跃:可以这么理解,所有企业都面临AI转型。即使是互联网原生态企业,在过去20年,处于“颠覆”其他企业的位置上,其竞争优势建立在“互联”和“信息传递”上,面对这次新的AI浪潮,其实也是非常焦虑的。
一方面,他们有技术和人才的优势,以及创新的基因;但同时,也有过去20年发展和成功的负担,在某种程度上也面临“大象转身难”的困境。互联网原生态企业唯一的出路是不断迭代自己,做好AI转型;否则,说得危言耸听一点,10年后有可能就会被别人颠覆掉。
九派财经:互联网大厂重投AI的同时,也出现很多从大厂出来的AI创业者。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方跃:的确,过去这一年多涌现出新的创业者,其中不乏互联网“老兵”,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对这些“老兵”而言,也许是有生之年最后一次“重大机会”了,无论新的AI创业成功与否,很多人都想拼一次,免得5年或10年后会后悔。
九派财经: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可以如何理解员工在AI时代下的失业焦虑?
方跃:任何具有颠覆性的技术都会产生“技术性失业”。面对这波AI浪潮,在业者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愿意学习和实践,努力跟上时代的变化;另一类无法适应变革的需要,这类人主要并非能力不强,而是不情愿或积极改变自己,这一部分人会产生“技术性失业”。
我们今天谈的AI,不仅是AIGC,更广义的AI应用已经有些年了。从过去这些年全球的实践看,AI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比我们想象的要温和,这给企业和员工创造了一个准备和适应的过程。
对任何行业而言,企业高管需要清楚地意识到,要想充分发挥AI的潜能一定要“以人为本”,技术最终是需要通过赋能员工同业务相结合,提高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很多领先的企业在过去一年中,都在不断探索人机如何更好地协同,这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九派财经:像自动驾驶这类替代性的新技术,似乎已经给网约车司机们带去了担忧。您如何看待?
方跃: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我们可能需要在一个更广的视野中看这个问题,这不仅仅涉及出租车,更涉及智慧出行和智慧城市,以及绿色能源和ESG这些领域。就目前来看,自动驾驶仍处于试验阶段,完全替代网约车还需要相当时间,但大家的担忧也可以理解。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非第一次被提出,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卡尔·康普顿在1938年发表的文章《对技术的新需求》中,探讨了因技术进步导致的失业问题,并提出了“机器是满足人类需求的精灵还是毁灭创造者的怪物”的辩论。发生在90多年前的辩论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技术一直在进步,人类对未来就业的担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需要政府、公司和社会共同承担起责任来应对。
九派财经:关于“以人为本”,能否再多解释一些?
方跃:上面谈到,原则上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AI应该是为人类服务的,不是替代或威胁人类发展的。AI在管理应用中,会带来很多变化,在很多场景中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也能让管理更透明。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比如AI在招聘员工的决策应用中比人类更公平?
从目前的实践看,企业需要不断探索AI如何更有效地落地应用。有些企业在鼓励团队使用AI工具时,遇到一些阻力。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部分员工会认为,如果自己努力尝试AI落地应用,成功的实践有可能帮助AI将自己干掉。所以“以人为本”是关键,技术的应用不应以替代员工、简单降低成本为最终目的,企业一定要把这件事想清楚。
(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方跃)
来源 | 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