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泓:推动中欧关系走深走实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欧关系虽然也遇到了曲折和反复,但仍然是紧密合作,走深走实”,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2024第十届“欧洲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分享了她的观点:“即便在全球贸易低迷的2023年,中欧双边贸易总量仍达到了7830亿美元,几乎每分钟就有约150万美元的贸易往来,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更多的信心和确定性。”
她还列举了具体数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2年列全球前三;截至2023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境外企业4.8万家,其中欧盟占到9.8%。同时,欧洲在华企业双向投资存量超过了2500亿美元。同时她分析认为,当前的全球经济主要受到两大力量驱动:一是颠覆式的技术革命,二是新型全球化变革。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推进,众多颠覆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经济格局和商业模式。在中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在2023年的增加值已超过了22.4亿元,相当于GDP占比17.7%;在全球,前沿科技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仅生成式人工智能便可推动全球GDP在未来十年上升7%。与此同时,近年来脱钩断链、小院高墙也对全球的经济合作与交流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对此,汪泓强调,世界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普惠和共赢的新型全球化,中国和欧盟理应扮演好推动者的角色,这对关键决策制定者和企业领导者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包括如何在商业颠覆的变革局势下培养创新的领导力,以及如何在企业全球化背景下塑造跨文化领导力。
公开资料显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由中国政府和欧盟于1994年联合创办,是中国唯一一所由中外政府联合创建的商学院,致力于培养兼具中国深度和全球广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商界领导者,并坚持搭建连接中国和欧洲与世界的桥梁;目前已拥有30000多名遍布在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的校友企业家。今年10月,中欧Global EMBA课程在英国《金融时报》EMBA排名中,首次跻身全球第一。
中欧“欧洲论坛”创办于2012年,12年来已在欧洲7个国家举行近30场,为促进中国与欧洲经济文化教育的互信、交流、合作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24第十届“欧洲论坛”则以“应对时代挑战:中欧商界领袖领导力新范式”为主题,在布鲁塞尔和上海双会场连线举办,来自中国和欧洲政商学界的200余位决策者、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和欧洲未来经济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入探讨。
正值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院30周年,汪泓表示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为进一步深化中国和欧洲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提供新的动力,为进一步塑造颠覆性变革下的创新领导力提供新的思路,为中国与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繁荣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 |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