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泓:商学院的商业挑战
1994年11月28日,《中华工商时报》刊登了一则广告。
那是一份招生简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下称“中欧”)面向社会招录第一届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
广告刊登的20天前,这所学校在上海宣告成立。
泛黄的报页显示着非同寻常的招录标准:大学本科毕业,两年工作经历,具有较高英语水平,能用英语听课、讨论、完成作业、撰写学术论文,全课程学费为3万元整——这是30年前的中欧标准。
30年后,始终与全球顶尖商业管理同频的中欧标准,托举着这所由中国政府与欧盟联合创立的年轻商学院,跻身世界顶级商学院梯队。在英国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2024年全球EMBA课程百强榜单中,中欧Global EMBA(GEMBA)首次位列榜首。
围绕中欧,有诸多如今看来的“不可思议”:改革开放之初,中欧就定位成为一所符合国际管理教育惯例的独立商学院。上面那则招生简章也是中欧市场化运作的例证:为了MBA、EMBA、高管教育培训课程(EE)的招生,广告、招生咨询会、路演、公开宣讲等轮番上阵,这些都是当时国内商学院闻所未闻的举措。
在中国管理教育界,中欧在很多方面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商学院:第一个开设全日制英文MBA课程;第一个开设EMBA课程;第一个采用高淘汰率的面试方式招生;第一个与海外商学院交换学生;第一个签约引进哈佛商学院教学案例;第一个设立由企业赞助的教席等。
当不断融合的世界遇上持续开放的中国,中欧迎来了属于她的最好时代:随着国际往来的升温、经济活力的释放,中国对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30年间,鲜有一家商学院能与过去中国商业世界的崛起变化如此共振。
中欧终身荣誉教授吴敬琏曾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要为中欧记上一笔。”
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口中的“办一所不出国也能留学的学校”,到今天实现三大洲五地(中国上海、北京、深圳,瑞士苏黎世和加纳阿克拉)办学的全球化格局,生而全球化的中欧也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如何回应当前中国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如何回应中国企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和管理挑战,乃至回答商学院管理本身的变革之问,都是这所年轻商学院的新时代考题。
管理的挑战
三十而立的中欧有不少“成长的烦恼”。“站稳第一阵营”是中欧院长汪泓眼中的战略目标之一。
早在2001年,中欧开始参加国际排名。中欧创始人之一、时任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国华,就极力主张通过排名结果来证明和提高中欧的实力。他总说:“不要怕出丑,只在国内做第一没有意义。”
今天的外部环境已与当年不同:全球局势持续动荡,宏观经济复苏乏力。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商业环境变化之快前所未有,商业实践总是超越和领先于学术研究。与此同时,机器深度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也在不断定义“学习”本身。随着技术进步带来人们行为习惯的改变,管理者的学习需求日益多元化,一批市场化的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家交流平台、在线课程也应运而生。
如何与现实世界保持紧密的相关性,如何继续培养改变世界的领导者?如何坚持面向市场、融合实践、接轨国际?如何创新课程设置、提高招生吸引力?这些都是一所商学院能否持续保持领先的决定因素。
与此同时,受外资企业生产线向其他新兴经济体转移、在华高端人才减少等趋势影响,原本很多对中国或亚洲有兴趣的潜在欧美申请人,正转向新加坡等其他亚洲国家。此外,全球经济放缓导致的全球对外投资下降,以及近年来国际交流受阻的情况,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中国国际型EMBA课程的国际吸引力。
“在外界环境并不乐观的背景之下,中欧凭借在师资力量、独特的国际化学习体验和校友网络等方面的实力,激流勇进,Global EMBA的国际生占比保持在35%—40%,实属不易。”汪泓说。
正如企业CEO会关注企业的财务是否稳健、营收是否增长,我们不禁好奇,在这些被熟记于心的数字中,哪些是她作为中欧院长最关心的“关键指标”。
汪泓快速给出了她的回答:教学质量、声誉和品牌。“这方面,我们真的很努力。”汪泓对经济观察报说。在她看来,即使一些来自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的教授来到中欧教课,也会有些水土不服,“我们坚持用国际标准聘请世界一流教授,并对课程进行评估,学生要对授课质量和授课态度打分。只有名气没有实力,这样的教授在中欧并不受欢迎”。
什么样的教授在中欧是受欢迎的?“课堂氛围要好,能带动学生,有眼界,问题导向,他还要把自己当成演员,讲案例时能全情投入。”汪泓说,除了深入企业,中欧的教授每年要在各自领域的全球顶级学术期刊发表文章。顶级教授是中欧打造教学质量和品牌声誉的重要底牌。
目前,中欧已经建成一支由120多位全球知名学者组成的世界级教授队伍,他们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98%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此外,“商学院的教学方式不能再停留于满足传统制造业的需求了。”汪泓称,中欧需要主动加强学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对接,推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推动“产学研用”的融合,服务于平台化、智慧型的智能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中欧校友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从其背景的变化也可以窥见中国30年来的经济结构变迁。从行业背景看,早期制造业占据绝对主流;如今,芯片、新能源、数字经济、工业互联、智慧医疗等新兴行业的占比持续走高。2024年,从事金融、科研、零售等非制造业的校友比例已超过75%。
除行业背景变化外,中欧女性校友的比例也在持续提升。2000年前,在很多EMBA班级中,女学生占比不足10%。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女性和女性管理者在学生中的占比持续升高,如今女性校友占比已接近30%,HEMBA、FMBA、MBA课程的班级中甚至接近50%。
在汪泓看来,正是基于种种努力,中欧才能在今年全球商学院的权威排名中取得历史性突破。
当中欧已稳居头部阵营,汪泓有了新愿景:“相比排名,我更看重中欧能否在‘最受尊敬的国际商学院’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永恒的追问
数十年间,管理教育经历的变革远超过往百年。特别是在今天,技术颠覆和产业变革的影响无远弗届,不断重塑着全球商业格局。从业界到学界,对商业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质疑声从未平息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欧方)、市场营销学教授杜道明(Dominique Turpin)在中欧建院3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作主题发言时称,传统的商学院教育更多地聚焦于学术出版和发表,而非实际的商业挑战,学科系各自为政的传统孤岛模式无法体现现代商业的跨学科性质,迫切需要弥合学术研究与商业实践之间的差距。
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早在十多年前就曾对当时商学院模式进行过猛烈抨击,他认为教室和课堂根本无法培育出企业的领导者,传统的MBA项目提供“企业职能的专业培训,而非管理实践的整体教育”。这一论述也反映了当时传统MBA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弊病:商学院的教育过于侧重理论,忽视实际管理技能的培养。
如何弥合学术研究与商业实践之间的差距?杜道明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商学院必须在快速演进的世界中保持与时俱进,对未来趋势做出预判。此外,商学院还需打破学科孤岛模式,鼓励跨学科研发。他强调,商学院教育应比以往更加注重具有实际商业影响的研究,课程设置需与时俱进,反映不断演进的商业需求,“以中欧来说,我们致力于搭建商界与学界之间的桥梁,我们重视倾听利益相关方的声音,聚焦提升影响力,创造更大价值”。
在商学院的掌舵者们眼中,今天的商学院能否培养出创业者,还是像过去一样培养了更多职业经理人?
在汪泓看来,创业者身上的鲜明特质和能力,如首创精神、成功欲、激情投入、冒险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等,铸就了创业成功的基石。而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在目标、职责、风险承担和个人特质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也具备一些共同的素养,如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卓越的领导力等。商学院的大量实践证明,这些能力均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提升。
“商学院教育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不仅包括职业经理人,也包括创业者,且变革本身就是商学院课程的应有之义。”在汪泓看来,当前随着商学院教学模式的改变,从管理理论到实境课程,从案例课程到研讨课程,企业家和创业者们有时间重新审视、批判曾经的经营行为,有实践经验再来系统地学习管理,从中悟出其道。“无论是创业还是企业经营,都不是一场孤勇者的旅程,而是与志同道合者结伴、与思考者共鸣、与进取者同伍的一段旅程。中欧希望在这个过程中陪伴创业者、成就企业家。”汪泓说。
|对话|
经济观察报:有人说伟大的企业家都不是商学院毕业的,当不确定性已成为外部环境的主题词,商学院的时代价值如何体现?
汪泓:我一直强调,商学院并非与世隔绝的象牙塔,亦不是孑然独立的孤岛,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血脉相通、枯荣与共。其成长根植于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沃野厚土,又以知识创造和人才培养反哺并助推经济的繁荣。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全球商业实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全球商学院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如今的管理学不再是简单地研究管理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新商科”已成为时代所需,商学院的使命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当下,商学院教育应该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大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浪潮之中;主动融入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时代之中;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中;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竞争之中;主动融入全球商学院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之中。
经济观察报:中欧的时代价值如何体现?
汪泓:回顾中欧三十年来的成就和时代价值,我认为要肯定的是:
第一,中欧开创了中国管理教育的新模式。作为中国引进西方经典管理知识的先行者,中欧通过借力国际教育资源、采取高起点高质量的办学模式,开辟了一条市场化办学道路,为中国商学院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成长道路,在全球管理教育领域创建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品牌。
第二,中欧培养了众多时代所需的杰出商业领导者。中欧已拥有遍布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校友,他们不仅是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时代商业文明和社会责任的积极倡导者。
第三,中欧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打造一流国际化智库。通过举办各类研讨会和论坛,以管理知识赋能社会发展;通过三洲五地校区辐射,为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持续助力。
第四,中欧持续推动中国和欧洲的交流合作。通过开始海外模块及接收海外交换生等各种学习模式,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增进双方的合作。从2012年起,学院发起“欧洲论坛”,10多年来在布鲁塞尔、巴黎、伦敦、苏黎世、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城市成功举办近30场,足迹遍布欧洲7个国家与地区,聚焦中欧商界普遍关切的热点话题,有力促进了中国与欧洲企业家之间的互信合作。
第五,践行与引领责任教育。中欧一直是社会责任理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并在教学、案例开发与研讨、学术研究和运营中始终贯穿这一理念。自2018年起,学院连续7年发布《中欧CSR/ESG白皮书》,引导和鼓励广大校友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为可持续商业赋能。2023年,面对“双碳”战略要求和绿色转型浪潮,中欧发布了首份《碳信息披露报告》,确立了2050年实现全范围碳中和的目标,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了一份坚定的承诺。
第六,为全球管理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中欧致力于成为全球管理教育界的“中国问题专家”,以及助力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全球专家”,不仅开启了中国现代管理教育的先河,还为中国乃至全球管理教育的发展持续贡献中欧智慧。
经济观察报:中欧发展的长期规划是怎样的?
汪泓:2021年,中欧制定了指引和支撑学院长期稳定发展的“八大战略”:一是我们要站稳第一阵营,使学院的国际影响力保持高位运行,并持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二是打造大师阵容,打造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三是构建学术高峰,坚持教研并举、学术和实践并重;四是拓展培养体系,学院已构建起MBA、金融MBA、EMBA、Global EMBA、HEMBA、DBA、PhD七大学位课程和高管教育组成的“金字塔”课程体系;五是致力中欧交流,发挥两大海外校区的辐射作用,以“欧洲论坛”为抓手,推动中国与欧洲和世界的紧密联系;六是服务区域战略,国内三地校区“一体两翼”,通过知识创造与传播、人才培养、建言献策等,服务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七是引领责任教育,在教学、研究和运营中全面贯彻ESG发展理念,目前学院学位课程中ESG内容约占20%;八是全力赋能校友,中欧拥有分布在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名校友,持续打造校友终身学习的平台,构建与校友的“共赢共同体”。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培养兼具中国深度和全球广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领导者”为使命,未来,学院将紧紧围绕“八大战略”,努力实现“融合中国与世界的教育、研究和商业实践,促进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国际商学院”这一宏伟愿景。
经济观察报:今天的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商业世界愈加脆弱,这些对中国企业家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中国企业家相比之前,是更具创造性,还是变得更加保守?
汪泓: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说,挣快钱、高增长的时代早已结束,我们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代。企业必须改变状态,找到新的活法。这个活法在我看来,就是稳健经营。你可以把稳健理解为一定程度上的“保守”,但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保守”。
中央讲“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是一句充满辩证智慧、富含哲理的话。首先,我们要稳,稳是基础,但稳不是目的,进才是。对今天的中国企业来讲,我们不能躺平,要有良好的心态,既要有平常心,又要有进取心。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反而会倒逼我们去想很多以前从来没想过的事,倒逼我们去做改革和创新。
我们常常讨论,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在我看来,企业家最应该具备的就是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精神。面对当下脆弱的商业世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具有韧性的企业和企业家,以及具备全球视野的负责任的领导者。
经济观察报:具体来说,企业家该从哪些地方着手?
汪泓:西方有句谚语:“每朵乌云都镶有金边。”(Every Cloud Hasa Silver Lining.)挑战往往蕴藏着机遇。抬头看大气候变幻莫测,确实让人困惑且无奈,各种外部环境的挑战是真实而巨大的。但低头回到自己的企业、行业和日常工作中,我们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用户和产品服务,仍然有无尽的空间可以去创新和探索。
今年对企业家来说,“新质生产力”和“出海”是两个最热的词,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希望大家以积极前瞻的心态去拥抱当下,像个战士一样去奋斗。这是我们这一代校友和企业家的使命,也是中欧的使命。中欧的教授也在通过开展中国供应链出海相关的案例和学术研究,帮助企业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拥有披荆斩棘的勇气。
来源 | 《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