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萌:立足短期稳预期 着眼长期新动能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已呈现止跌回稳态势,股市亦呈现回暖迹象,财富效应的边际拉动作用显著增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系统性政策框架,旨在通过多维度举措夯实经济复苏基础。
稳楼市与稳股市,筑牢居民财富压舱石
房地产与股市的稳定直接关联经济信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总体要求,强调其作为居民财富核心载体的地位。在货币政策的精准调控下,降准降息与流动性支持等工具双向发力,为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房企端,融资成本下降可缓解资金链紧张,降低烂尾风险;在购房端,房贷利率的下调,以百万贷款月供减少 500 元为例,这看似微小的数字变动,却实实在在地释放了刚性需求,为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叠加保交楼政策的稳步推进,购房者信心如同春日新芽,逐步修复,市场活力得以重新焕发。
从股市端来看,推动社保等长期资金入市,优化投融资结构,这一举措如同为股市引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册制改革更是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新质生产力企业茁壮成长,提升 A 股资产质量。楼市企稳,成功遏制了居民不动产价值的缩水,守护了家庭财富的基石;股市的改革则通过财富效应提升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两者合力修复了家庭资产负债表。房产止跌回稳和股市回暖,这将对财富效应的边际拉动不容小觑。
重估核心资产,凸显全球配置价值
中国资产呈现双重吸引力:一是高息资产(如公用事业类企业)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性价比凸显;二是科技前沿领域(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量子技术)因政策红利与产业突破重塑估值逻辑。
随着美元指数回落,外资加速回流,2 月以来北向资金净融入超 800 亿元,这一资金流向的转变,是中国核心资产全球配置价值加速重估的有力见证。外资的涌入不仅带来了资金的支持,更通过赚钱效应激活了内资入场,形成了正向循环,为市场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稳健前行。
消费与创新共振,激活增长新动能
从资产负债表修复到增长动能的切换,居民资产端企稳与收入端的改善,正在打通从储蓄到消费再到投资的阻止点,更重要的是政策将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紧密的结合。
中央投资 7350 亿元聚焦重大工程与新型基础设施,这一投资杠杆巧妙地撬动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了创新应用市场闭环。短期以流动性宽松稳定市场,如同为经济引擎注入了润滑剂,确保其平稳运行;中期通过资本市场改革与产业引导资源集聚,为经济肌体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其活力;长期依托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释放内需潜力,实现增长动能切换,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此次金融政策并非孤立工具,而是稳市场、促创新、提信心的系统性工程,通过“短期纾困-中期改革-长期培育”的政策组合,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各个政策环节相互配合,共同奏响经济复苏与发展的华丽乐章,引领中国经济巨轮在波涛汹涌的国际浪潮中稳健前行。
(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
来源 | 《商学院》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