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寅亮:人工智能时代不可或缺的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日常沟通,各行各业都在快速拥抱AI。如何在高速迭代的时代保持优势?以下五项能力不可或缺:批判性思维、学习与适应能力、数据与数字工具技能、情商与人际能力,以及创造力。
一、批判性思维:技术时代的理性之光
在人工智能驱动的各类应用场景中,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理解并利用AI生成的信息。以 ChatGPT 等生成式AI为例,它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输出大量文本,但这些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依然需要人来甄别。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理性分析和独立判断。人工智能擅长数据处理,却无法像人类一样具备价值观和伦理意识。例如,AI 在招聘中帮助筛选候选人时,如果训练数据带有偏见,算法结果就可能不公正。
二、学习与适应能力:应对变革的核心动力
技术的迭代速度不断加快,许多原本稳定的技能与岗位正面临淘汰,这让终身学习与快速适应成为必要。所谓“技能半衰期”越发明显,一项技能可能在几年内就失去效用。
学习与适应能力体现在能否迅速掌握新知识、调整工作方式,以及能否理解新技术背后的逻辑。例如,很多企业开始部署AI客服系统,员工则需要学会与这些系统配合,甚至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定位。再比如,远程办公的普及也对员工的自律性和对数字化工具的使用熟练度提出了新要求。
三、数据与数字工具技能:AI时代的核心基础
人工智能的崛起离不开海量数据的支撑。掌握数据与数字工具的技能已成为现代职场的核心基础,不再仅仅是技术人员的专利。从基础的数据分析,到对机器学习原理的了解,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
在营销领域,企业常用AI来研究消费者习惯并提供个性化方案。营销人员不仅要读懂AI的分析结果,更要明白数据收集与处理过程可能有哪些偏差。对非技术出身的人来说,只要具备基本的数据素养,例如如何使用分析工具、如何提出数据驱动的问题,就能与技术团队高效协作。
四、情商与人际能力:机器无法替代的软实力
人工智能在许多重复性和逻辑性强的工作上展现了高效与精准,但在情感和社交领域依然相形见绌。情商与人际能力是人类特有的软实力,是任何机器都难以复制的优势。
情商体现在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觉察与管理。人工智能环境下,工作的节奏更快,也更容易给人带来焦虑与不安。此时,富有同理心的领导者能够及时纾解团队压力;在团队协作中,懂得倾听与换位思考的成员更能激发群体智慧。
五、创造力:与AI共舞的关键
当下,生成式AI可创作文章、绘图或音乐,但它缺少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灵感以及对复杂情感的表达。真正颠覆性的创新仍需人类来主导。在商业中,创造力往往催生全新的产品模式和商业生态。例如,颠覆传统行业的商业点子,往往源自对用户痛点的深刻洞察,而这种洞察恰恰依赖人类的创意和思维跳跃。AI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为我们提供海量数据或灵感素材,但最后“点燃”创意火花的,依旧是人类。
(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决策科学与管理信息系统教授谭寅亮)
来源 | 《商学院》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