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ulty
- 盛松成 龙玉 陈玺:通过税制改革提高地方政府促消费的积极性2025-08-02大力提振消费是全面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置于政府主要工作之首。 更多
- 韩践:AI人才争夺战可能是个“伪命题”2025-08-01在AI的推动下,企业对人才的选拔标准也在悄然转变,普通职场人正面临技能重塑与职能转型的巨大压力。在韩践看来,企业AI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次深刻的组织范式重构。企业必须重新解构并重构每个职位和流程节点,根据AI与人类能力的发展重新进行任务匹配。教育体系也需要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回应新时代的需求。 更多
- 盛松成:纳入政府债券的社会融资规模已成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先导指标2025-07-152025年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2.83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成为拉动社融增长的主要因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指出,政府债券纳入社融后成为经济回升向好的先导指标。信贷数据显示整体有效需求不足但结构优化,反映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M1增速提高显示企业投资意愿增强。通胀处于较低水平,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但需观察经济情况变化。 更多
- 李铭俊:中企出海如何构建“能力矩阵”2025-07-14出海的本质是“能力进化”与“环境复杂度”的残酷赛跑。当前阶段,中国企业可以凭借先发优势敏捷生存,成熟壮大后则要凭借价值链上游地位系统制胜,时刻不能放松对全局能力的强化 更多
- 赵先德:关税冲击下,中国品牌如何走出去?2025-07-14近年来,美国一系列密集、高强度的关税行动,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面对危机,各国迅速调整战略,中国与中亚的合作更加紧密,同时也在重塑中国企业出海的模式,从做低毛利代工向高溢价品牌转型。 事实上,出海企业强调品牌价值,已经探讨了很多年,只是在当下的环境下显得更为紧迫,贴上自主品牌讲述独特叙事,塑造差异化竞争力,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话语权。 但品牌建设并非易事,《中亚观察》专访了中欧国际工商… 更多
- 芮博澜:在不确定的时代,企业必须保持灵活2025-07-12“不幸的是,我们无法从‘特朗普1.0’中学到任何教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芮博澜(Bala Ramasamy)这样回应了记者的提问。但他的笑容很快消失,眉头也紧皱起来,讲出了自己的不安:“如果你看看一百年前的世界,跟现在几乎完全一样。” 更多
- 盛松成:想方设法缓解消费不足,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2025-07-03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潜力与作用愈发受到关注。希望拙文能为理解消费在我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角色提供一些思路。 更多
- 盛松成 孙丹:积极探索人民币作为类避险货币的可能性2025-06-302024 年底,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降至 57.8%,为近 30 年来最低点。各国央行购金量在 2024 年四季度单季净买入达333 吨,同比激增 54% ;2025 年 4 月以来,金价急剧上升 10%。美元和美债的避险功能加速削弱,为人民币填补安全资产缺口提供了可能性。 更多
- 盛松成:“人民币将成强势、主流货币”2025-06-23“2025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CLF50夏季会议”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盛松成以“企业高水平出海、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趋势”为题展开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