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中国式养老何以突围?
10月19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卓越服务EMBA(HEMBA)课程部、DBA课程部联合主办的卓越服务论坛(第七期)在上海成功举办。论坛以“中国式养老发展新机遇与新模式”为主题,聚焦养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与发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发表主题演讲。多位来自养老行业的企业家从发展现状、服务生态、模式创新等角度,分享了中国式养老的新方向和新探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HEMBA课程主任忻榕主持论坛。

论坛全景
“老有所养”是亿万老年人的殷切期盼,也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64亿,约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人口比例已达到13.5%,接近深度老龄化水平(14%)。根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将突破3亿,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迅速增长的数据背后,是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汪泓院长以题为“中国式养老:新挑战、新模式、新路径”的演讲拉开了论坛序幕。她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即将步入深度老龄化时代,以2020年的一组数据为例,我国独居和空巢老人数量已达到1.18亿,8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900万。如果10%的老人需要养老服务,则养老服务岗位最低将超过1180万个,养老服务需求增长明显。

汪泓院长发表主题演讲
但与此同时,中国式养老也面临严峻挑战,可谓“未备先老”:养老供给结构性失衡凸显、养老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养老模式仍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产业发展缓慢……
中国式养老该如何突围?日前召开的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以上海为例,在上海发布的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充分发展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产品、提供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梯度等,让老年人老有颐养。
汪泓院长从养老金融的角度分析,认为当下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但目前我国三大支柱之间发展并不平衡: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支付压力逐渐增大;第二支柱企业和职业年金参加人数不到3000万人,规模较小、覆盖面窄、短期内提升困难;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十四五”的养老规划中,如何把我国的金融市场资产管理与我国养老体系的实际有机结合,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此外,汪泓院长强调,我国现行的“9073”养老服务体系,机构养老占比为3%-3.5%,居家养老占比达90%以上,政策配套尚不齐全。下一步中国要构建多元化、分层次、分阶段的立体养老模式,包括建立分层次的需求评估体系、筹划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体系、完善严格规范的监督体系等等。

忻榕教授主持论坛
随后,亲和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奚志勇从养老的定义出发,分享企业是如何通过探索“养老+N”,构建养老产业生态圈。作为国内知名养老品牌,奚志勇带领下的亲和源多年来不断创新养老模式,研发推出国内首个会员制养老社区产品、提出“秘书式服务”等多种创新服务模式。此外,他还紧跟时代,再度出发,去年选择就读中欧HEMBA课程,这也帮助他对未来的养老模式提出新思路:1到N的发展,平台至关重要,未来的新经济趋势之一正是平台经济。养老同样可以从这一维度出发,整合物业、金融、医疗、旅居等多维度产品,打造养老产业平台,实现共赢。

奚志勇发表演讲
当下,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逐步复苏,养老行业同样在思考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如何紧抓需求机遇、重新定义养老?在九如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谈义良先生看来,当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已经给养老产业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发展国内“大循环”,着力扩大内需。通俗点说,就是中国的养老问题,要用中国方案来解决。在谈义良的带领下,九如城全面践行“养老综合体—城市养老院—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四级养老服务体系。他结合具体实例,提出适合“县区单元”的养老方案;面对“农村养老”的困境,他还积极提出探索“1+N+平台”模式,即统筹资源支持、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智慧平台。

谈义良发表演讲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院长、中欧EMBA校友张捷在论坛中带来题为“注入人才源动力,破解养老服务规模化发展困局”的演讲。他客观分析了中国当前养老服务和人才现状,认为当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仍然存在年龄偏大、总量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他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中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困惑,提出培养和建设一支数量足、专业性强的养老护理人才队伍,是当下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应及时加码,从而拓宽人才渠道、畅通发展通道。

张捷发表演讲
在随后进行的圆桌讨论环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与多位行业大咖围绕中国养老行业的痛点及机遇、如何共创更加健全的养老产业链等相关话题,展开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并与台下观众积极互动,将现场氛围推向又一个高潮。

圆桌讨论环节
据了解,卓越服务EMBA(HEMBA)课程是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全球排名第一的服务管理专业大学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EHL)共同设立。课程定位于“EMBA+”,既包含了中欧EMBA主要核心课程,又增加了以打造“卓越服务价值链”为核心的服务升级专业课程。从2017年至今,已培养了来自健康、地产、金融、教育、传播、制造等泛服务领域多个行业的近300位企业家和高管。
“卓越服务论坛”是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EHL自2018年共同发起的年度服务行业论坛。通过邀请来自服务领域的各行业企业家和权威学者,共同探讨卓越服务的理念、思想框架和最佳实践,推动各服务业间的横向交流和创新合作。活动迄今已举办七期,共吸引线上线下近百万观众,为中国服务业发展不断贡献智识。

卓越服务EMBA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全球排名第一的服务管理专业大学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EHL)共同设立。
课程定位“EMBA+”,在继承中欧EMBA精华课程的同时,增加了以打造“卓越服务-价值链”为核心的服务升级专业课程。
HEMBA的招生目标既包含了服务业企业家,也包含了向服务转型的各行业领军者。
2022级HEMBA招生已全面开启。点击立即咨询
“卓越中欧人”特权
1. 中欧校友报考HEMBA课程,均可申请免笔试。
2. 中欧校友主动向HEMBA课程部推荐候选人线索,候选人成功入读后校友将获赠一天的卓越服务体验课程。具体信息可咨询蒋老师:13761739352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