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2024年高考今日拉开帷幕。于万千莘莘学子而言,人生第一场竞技赛行至终点,是时候为青春交上一张答卷。但于无数高考亲历者而言,人生几度春秋过,轻舟已越万重山后,转身望,该如何回忆这一天?

1993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向屹在四川参加高考,自称一直“调皮捣蛋”的他在考前填报的第一志愿上写下了“清华大学”,考前的晚上痛快地玩到了午夜;2005年夏天,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鲁薏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时刻,“并非一直是学霸”的她最终作为上海市文科状元进入北京大学;2006年,在辽宁省葫芦岛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讲师邵巍将此前考试常备的象征好运的红笔放在一边,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圆了班主任老师几十年的夙愿。

如今相聚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三人回首曾经的高考岁月,有迥然不同的的经历,有不谋而合的心得,更有对考生朴实真挚的祝愿:且去奔赴,前路漫漫亦灿灿!

“我不是学霸!”

对于“学霸”的称呼,向屹总是很“不安”,甚至有些“排斥”。“成绩好的都保送了,成绩不好的才参加高考。考上清华的人,谁敢说自己是学霸?”

他更愿意形容自己“调皮捣蛋”。从小学到大学,一向如此。回首高中岁月,他首先想到的是清晨五点的足球场。作为学校足球队队员,每天早自习之前,他都要爬起来参加训练;一天的课程结束后,他又要回到足球场,完成训练后再上晚自习。高考前一天晚上,他和几个同学玩到深夜,甚至还因为“扰民”引来了保安。

学生时代的向屹

“初三之前的成绩算不上学霸,高中普通,最后算是‘逆袭’吧。”作为2005年上海市高考文科状元,提起过往经历,鲁薏云淡风轻,称自己“并不一直是好学生”,“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沿着自己的节奏走就好”。

这是母亲常说的话。鲁薏清楚地记着,小学时因为一门课程成绩较差,母亲被老师叫到学校谈话。开完家长会后,母亲没有丝毫责备,而是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现在处在S形学习曲线的最底部,是最困难的时候,不必要求自己短时间考到年级前几,这是不现实的期待。”

沿着S形曲线,按着自己的节奏,鲁薏慢慢调整学习状态。高中时代,她一开始的成绩也并非出类拔萃,在全校800名学生中位列前一二百名。

转折点出现在高二。“我没有看到自己之前,班主任先看到了我。”鲁薏至今仍无比感念高二班主任,也一直记得其“只要你肯努力学习,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的鼓励。身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让她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也点燃了她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其引导下,鲁薏意识到,学习并不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了解一门学科的规律和魅力的过程。认知的改变和兴趣的提升奠定了她最后逆袭的基础。

在“小地方”长大的邵巍更是对此深有体会。提起高考,她第一个想到的人是高中班主任。辽宁省葫芦岛市每年能考上清北的学生寥寥无几。高中开学第一天,作为学习委员的她到班主任办公室开会。“会议结束后,班主任突然看着我说,邵巍啊,你一定要考上清华北大。你能考上,我的班主任生涯就圆满了。”虽然是学校的功勋班主任,但在邵巍之前,他所带的班级从没有学生考上过清北。班主任的这番话和他殷切期待的目光,让邵巍深为触动。

带一支红笔上考场

本来非学霸,一朝拔头筹,靠的是什么?

在笔袋里放一只红笔。如果20年前问邵巍这个问题,尚在读初中的她或许会给出这样的回答。有大概一年时间,每次考试之前,她都会在笔袋中放一支红笔,以求获得好运气。她这样做,源于初一的考试失利和初二的意外逆袭。

初一的期末考试,邵巍的名次滑到全校200名边缘。巨大的危机感让她下定决心努力一把。从初二起,她开始调整学习方法,今日事今日毕,写完每门课的作业后,如果发现薄弱环节,会再找来相关题目进行练习,将难题逐个击破,并保持每隔几周对难题进行总结复盘。“我也不知道努力会有什么结果。当时有些人会说,我是一个文科好的女生,到了初中理科难了,成绩就掉下去了。总不能真像他们说的那样。”

两个月后,她竟破天荒地考进了年级前十,“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得到了一些可以随便请病假的小特权。但这样的成绩一开始让她感觉“不真实”,于是她把红笔悄悄装进笔袋,期待额外的幸运能帮助自己保持好状态。“直到我确信自己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确定我是擅长学习的,才不在意这些幸运加持。”进入初三,她的成绩逐步稳定在年级前三,并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考入高中。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邵巍借鉴《大学》里的这段话来阐释她所理解的“好的努力”。她相信努力的重要性,但强调要尽量避免“傻努力”“假努力”。找对努力的方向和最高效的努力方法,比不思考一味蛮干要重要得多。“分析如何做正确的选择是劳心,努力是劳力,人生肯定要劳力,但如果不劳心一味地劳力,其实是在思维层面上偷懒。”

邵巍教授在中欧课堂上

一直认为自己并不是好学生的向屹,强调学习要遵循“科学”。在备考的过程中,他尤其注重劳逸结合,例如坚持做半小时的文科类题目后,不管状态如何,接下来的半小时一定会换到理科类科目。这个方法,让他从刚进高中时在50人的班级里排名第35名,在一个学期后跃升为第二名。

在鲁薏看来,读书是一个种树的过程,了解一个学科要先抓到主干,即本质的逻辑,在此基础上吸收更多新信息,通过逻辑思考和判断,将新信息添入原有的知识框架中,不断为这棵树添枝加叶。这个方法助她制胜高考,并在此后的学术研究之路上继续为其赋能,“在中欧每天要碰到大量的新知识,新的商业变化,我仍旧用这样的方式去梳理对很多商业现象的理解”。

“在清华大学,我考了35分”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高考意义几何?应该以什么心态看待结果?对于经历过高考的人,这些问题或迟或早会于某些时刻在脑海浮现。进入大学的向屹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遭到了“当头棒喝”。

“入学报到后,正式上课前,清华有一次全校范围的理科摸底考试,满分100分的数学试卷,我只考了35分,我永远忘不掉这个数字。”“35分”让沉浸在高考胜利喜悦中的他冷静下来,让他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很大,始终有比你更聪明的人,你没有必要为过往的任何成就沾沾自喜。”

这也成为向屹自我意识觉醒的宝贵一课。人生路长,越往后走,他对高考意义和“何为成功”的思考就越深刻。

“我有高中同学高考失利,后来重振旗鼓,现在在美国一所大学当教授。”高考过后的30余年间,向屹又经历了很多场人生大考:大学毕业后进入职场,发现工作不适合自己后又出国读书,走上学术之路后的艰辛和坚持,组建家庭,成为父亲.....如今回头望,他感慨道,高考只是一个节点,决定不了人生的走向。“如果高考超常发挥,那么请记住挫折始终会来,偶尔一次运气好,不代表次次都会运气好,功夫还是在平时。如果高考失利,恭喜你,在十八九岁迎来第一次挫折,战胜它,以后人生路会更平坦。”

邵巍在密歇根大学读博期间

对于邵巍来说,高考是人生的开始。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她终于“跳出井口,见到世界”,也第一次体会到自己竟如此“普通”。“我此前引以为豪的优势,同学中总是可以找到一个人,完全盖过我。”在感到被“全面碾压”后,邵巍将注意力放在自身,思考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思考自己在人群中的定位,思考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最终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坚持走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她学会了谦卑,学会借他山之石为自己赋能。“如果你想做的事,以前已有人做过类似的,并且成功了,那为什么不去听听他们怎么做、怎么想,去搜集相关的信息?”根据她过去的经验,每次请教别人时,总不会让情况变坏,只有保持原样和更好,“有时会发现,即便没有新的信息,但是别人给我的信息和我自己的思考重合,这也给了我更多确信”。

拉长人生的线条,高考在她生命中沉淀下来的,是搜集信息和系统化分析的能力。我们做出的选择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之上。进入大学之前,人生更像一道单选题,应试教育体系帮我们完成了信息的搜集和分析;高考后,人生是无限可能的多选题,信息搜集和分析的工作需要我们独立完成。她说:“我想要不断复刻我在高考体系里舒服的状态,当我自己完成了信息搜集和分析,就类似于把人生遇到的新问题转化为我熟悉的类似高考的旧问题。”

从上海到北京,从高中到大学,高考之于鲁薏的意义,是打开新世界,也是了解新自我。在北大,她交到很多好友,获得很多灵感,看到其他人如何思考和体验世界,也曾随大流加入热门的金融行业,在发现投行工作并不适合自己后,追随内心的声音走上商业研究的学术之路。“人生轨迹是你无法计划的,没有任何一条路是完美的,有得必有失。”鲁薏有时也会思考,假设高考没考好,人生的轨迹会怎样。“可能毕业以后就找一份普通的工作,陪伴父母,也挺好。”

你的人生不需别人评判

作为曾经的高考“赢家”,面对昔日光环和外界期待,学霸教授们如何自处?人生是否要一直“制胜”?

向屹一直牢记着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一直怀念对他影响深刻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李龙土。在他看来,李教授真正做到了厚道载物。他治学严谨,淡泊名利,行胜于言,是向屹内心的师者楷模。向屹期待自己在中欧的教学生涯中,能继续践行“厚德载物”。

在中欧任教,接触企业家群体,让向屹对“厚德载物“有了新的理解。“有很多中欧校友,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一定很好,就读的大学也不一定很顶尖。但他们的智商、情商,尤其是坚韧不拔的强大内心,都让我非常敬佩!”

鲁薏在耶鲁大学读博期间

“人生是一次体验,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方式,成功或失败,不需要别人来评判。”比起外界期待,鲁薏更聚焦自我价值的实现。学习知识和创造知识,是她当前致力的目标。她希望能通过观察和研究中国商业现象和社会变化,为商学院教学知识更新和企业发展赋能。

在中欧,鲁薏找到了学术研究和教学的标杆,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新的启发和感悟。“中欧教授对于知识的渴求,对教学的付出让我非常感动,他们对学生和校友的服务意识和真挚反馈,令人尊敬。”

加入中欧不久的邵巍用“震撼”形容到中欧的感受。“教授前辈们对学术研究的执着,他们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为我树立了楷模。他们是真的在用心思考,如何用学生最易理解、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方式来传授知识。”中欧的学生同样优秀,他们带来各行各业不同的经验和见地。“我期待能与学生教学相长,期待学生每次离开我的课堂,能得到哪怕一两点新的启发。”

当“别人家的孩子”成为爸妈

身为高考成功的“别人家的孩子”,当三位教授自己晋升为父母,开始了养娃育儿之路,他们有怎样的教育观?是“鸡娃”,还是“散养”?

作为两个男孩的父亲,向屹总结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有原则地“放养”。在他看来,男生必须要具备的品质:第一是坚强,第二是勇敢,第三是能担起责任。“如果一个男生能把这三点做好,人生就不会太差。”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他反而并没太“较真”。“如果选择走学术的道路,那么成绩在某些阶段会很重要。但人生的选项有很多,有很多其他的路可走,努力学习也可以用在别的方面。”

邵巍的教育理念同样松弛,对于孩子考上什么样的学校、掌握何种才艺,她坦言“要和孩子一起探索”,但有一个大方向可以借鉴——她希望孩子对人生有自己的想法,找到真正想做的事,使之成为可以谋生的工具,坚持走下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她希望孩子在做出选择后能有韧性,面对问题时能想办法克服,不在压力和挫折面前退缩。

在鲁薏看来,教育孩子享受过程比过分注重结果更重要。“享受过程,尽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好,放低对结果的期待,反而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