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在做了几年计算机图形相关的工作后,被虚拟现实深深吸引的周清会(中欧EMBA2012级)决定创业。当时的VR产业还处在拓荒时代,他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曼恒数字探索过游戏、娱乐、医疗等各个场景,周清会用15年时间和真金白银,才带领公司慢慢摸清楚VR领域的「坑」,并让自己真正聚焦,成为一家To B公司和VR商用领域的头部公司。他完整经历了一次VR产业的周期,且确信「VR的黄金时代还远未到来」。

以下是周清会自述的创业真相:

中欧;中欧EMBA;EMBA

周清会 中欧EMBA2012

上海曼恒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1/15年VR拓荒之路

我在创业之前的工作与计算机图形有关。做技术的人天然会受到感召,觉得一项创新技术就可以改变一个行业。所以,在积累了几年关于VR的经验之后,我决定创业。那时候VR行业还处于蛮荒时代,我愿意选择一条重要但人少的赛道。

2007年我创立曼恒数字,一做就是15年。

创业刚开始的时候,我需要跟遇到的每个人解释公司是做什么的,教育客户的成本很高。那时候,国内在这个领域活跃的主要是一些科研院所,国外的大部分企业也处在探索阶段。但其实VR技术已经出现了几十年。

我们想要给客户拿出一套整体的解决方案,就要整合国外先进经验,一边自己埋头做事,一边在整合引进。

2009年,我去硅谷参加一个行业盛会,见到非常多的VR领域的从业者,给我很大震撼。回国之后我就做了决定,把公司的日常事务交给同事,另外租了一间办公室组织了近10人的团队,希望大家忘记所有已有的产品,重新构建。

那时候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我们要做自己的产品,怎么做?适合做什么?如何从零开始?

之后的三年里,我没做其他任何事,就和这个小组一起研究。最终诞生了曼恒到现在还在销售的第一代产品的原型。这是真正意义上公司独立研发的产品。

2013年是我最困难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问,你的收入如何?增长怎么样?产品不能变现,怎么平衡自己的投入和回报?我一度不停地问自己,做这个事情有意义吗?我坚持了6年,是不是还要坚持下去?

但是2013年底,VR行业逐渐热闹起来,被资本注意到,我们拿到了第一笔3500万元融资。紧接着在2014年,Facebook收购了Oculus,虚拟现实被引爆。

中欧;中欧EMBA;EMBA

我用六年时间带着公司坚持到资本可以看懂了,有客户的案例产生,产品也打磨得比较成熟的这一天,真正意义上打开了局面。

出于对「目标客户」的探索,我们经历了做To C、做游戏的那段头脑发热的阶段,做了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我们早期做过VR游戏、VR与珠宝试戴的结合,也参与过文娱产业的动作捕捉……回头去看,这些场景在商业逻辑上都有不成熟的地方。

比如开始时,我们尝试过VR与医疗结合,在这个赛道的尝试时间是最长的,也是我最有冲动的。但随着与许多医生的深入交流才发现,这个判断是错的。

因为VR的模拟训练是偏向流程和场景的可视化,而医生是一个需要长周期训练的职业,他们对患者的组织结构了解得更是通透,脑海中有画面感,不需要再用图像去表达。

所以「虚拟手术」的逻辑就不成立。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去面对现实,看清了VR在临床医学里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慢慢地,才精准找到把VR解决方案转向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我们曾经希望把自己的业务做得像「卤水拼盘」,什么都试一下,看上去很丰盛,但回头去看,里边有我们的局限性,也有诸多VR从业者的无奈。那时候没有人清楚一家VR企业聚焦了以后是否能支撑自己的成长。矛盾一直在发生。

当然这些探索也给我带来巨大财富,就是知道了什么叫「有所不为」。我们用时间和真金白银买到的教训就是商业中有很多伪需求,而我们已经把VR产业里的伪需求验证过一遍了。

2018年之后的三年里,我重新回到研发岗位担任CTO,带着团队对研发和产品的底层技术做了梳理。之后我又在公司内管过一段时间人事,跟HR一起梳理组织结构、招聘和考核。我尽量做到在公司里用精准的个人行动和语言传递文化和价值观。我们没有口号,取而代之的是每月一次的员工与CEO面对面坦诚沟通的活动。

我们用了三四年时间,从最初因为企业成长的压力什么都尝试,到不断做减法,逐渐聚焦,最后成为一家只服务三个赛道的To B公司。

十几年的探索,我才终于能用一句讲清楚曼恒数字是干什么的——用VR相关的技术为行业客户提供模拟训练、培训教学的解决方案。

从客户角度区分,第一是职业教育的模拟实训;第二是危险场景的演习演练;第三是军工领域武器装备的训练模拟器。

如果有人问我在十五年的创业中做对了什么?能够赶上VR产业爆发,源自我最初的坚持,能够在行业还没有人愿意进入的时候,就在其中坚持十年,同时做出正确选择,及时收缩。

有些人会觉得在VR这样一个技术通用性比较强的行业,我们只聚焦于三类客户,似乎想象力不够。但实际上,这是我们十几年试错的结果。能把这几个场景做好,也能成为一家成功的公司。

2/VR产业的黄金时代远远未到

很多企业都将自己定义为元宇宙企业,但实际上它们也是稀里糊涂地加入了这个产业版图。而真正的VR、AR等虚拟技术,一直处在被误解的状态。

新技术往往是短期被高估,长期被低估。我们现在的「元宇宙时代」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它没有跟产业深入地结合,从业者往往弄不明白为什么要做,做了之后哪些产业会被带动,价值有多少。

所以我说VR产业的黄金时代远远未到。这里面涉及到两个曲线,一个是资本与媒体看到的曲线,它在高位出发,经过各种考验、震荡,大趋势向下。而从业者看到的曲线则是从低位出发,逐步爬升。尽管速度可能缓慢,但这条曲线是非常清晰向上的。

那些真正在坚持的从业者,他的收入一定是向上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变大。在2014年的时候,我们无法想象一家VR领域的公司就能有几个亿的收入。这些事实的变化不会受到资本热度和媒体炒作的影响,但容易被忽略。

这也是我最大的经验,如果真正认准了这个行业,那就坚持下去。VR这个赛道,并不是门槛有多高,只是行业中的「Know how」太多了,要想真正理解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决定要在VR领域创业的人,不光要有创业的勇气,还要有至少投入十年的决心。

中欧;中欧EMBA;EMBA

如果大家足够坚持,就会看到未来的更多机会。第一,我认为大家今天所讨论的VR、AR、MR很快就会「all in one」,都成为XR。现有的设备,等全彩透视等技术出现后,过去区隔的场景就没有了,一部设备全部解决。

第二,XR技术会有AI化的趋势。比如,在虚拟场景里进行智能制造、无人驾驶或者数字人的训练。这些在未来都非常有潜力。

第三,类似ChatGPT这样产品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人机交互的更大可能。如果能在虚拟世界里与机器进行丰富的互动,那就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所以我们未来也不会讲曼恒数字只是一家VR公司,我们未来是一家AIXR公司,也就是在AI的加持下,从事与VR、AR相关的工作。

最初接触中欧EMBA的时候,就有人跟我说,「上中欧,就是要有比成功更高的追求」,这句话我至今记得。中欧对我的改变特别多,我用「生意、生活、生命」三个词来概括。对于一个创业者,我们的社会责任、商业的意义,在中欧都可以找到答案。

播客上新

欢迎扫码收听

中欧;中欧EMBA;EMBA

/ 延伸阅读 /

GPT-4打败ChatGPT

上海半导体投资浪潮的前奏、高潮与转折

6个关键词,看见2023年信心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