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途中没有退路 选择就要坚持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东风,一大批勇于创新的探索者、不惧挑战的逐梦人、脚踏实地的实干家纷纷涌入深圳……
肖瑾的母亲就是其中一员,她跟随着时代洪流从长沙前往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工作,同行的还有她尚在上学的女儿肖瑾,此时这个女孩尚未意识到,今后自己将与深圳这座城市紧密相连。
深圳这座居于南方一隅的城市兼具开放与包容的精神,从不吝给予努力奋斗的人们机会和养分。肖瑾就是这群努力奋斗的人之一,她眼中的深圳“实干、阳光、精进”,她说:“深圳这片土地自由且辽阔,它的包容滋养了我和可立克。”
从香港中环到深圳南山
90年代的香港经济高度繁荣,堪称国际金融中心,是众多想要大展拳脚的人首选之地。肖瑾一直志在金融行业,大学毕业后她如愿加入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办公地点在香港中环中银大厦,这座大厦是当时香港的地标建筑。
在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肖瑾负责信贷业务,接触了大量不同行业的人和事。但时间一久,肖瑾发现了这份工作的局限性:虽然颇具挑战,但中规中矩,自主性不足。她觉得这份工作虽然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但与自己的内心真正的追求相去甚远。
肖瑾渴望身体力行地去经营和管理一家公司:“ 如果不能将自己的诸多想法在实际工作中落地,这将是一种遗憾。”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告别工作了四年的繁华大都市香港,回到了正在建设中的深圳南山工业区,加入了母亲和哥哥在深圳创立不久的公司可立克。
当时可立克的规模还很小,肖瑾系统地梳理了可立克的客户:发现基本都是国内客户。肖瑾提出公司应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并着手筹建可立克香港公司,从办公室选址、人员招聘到市场开拓,事无巨细她都要亲力亲为。
创业过程中的困难远比肖瑾想象中还要多,作为“披荆斩棘的姐姐”,肖瑾经常打飞的去国外参加展会,开拓欧美市场,有时甚至一去就是一个月,但客户的信任和订单的上升让肖瑾觉得累并快乐着。顺应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将国际化视野及全球化发展战略引入可立克,这令肖瑾颇有成就感。如今的可立克服务着一大批世界500强客户,这保障了可立克的良性发展。
而这背后,家族企业可立克则是肖瑾最坚实的依靠,她说:在家族企业中我们很容易能够取得共识,有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吃饭顺便讨论一下公司事务,就能解决棘手的问题。她看得很清楚:家族企业的优势在于大家的利益高度一致,而且相互之间有着高度信任感——都希望我们这个大家庭更好,希望可立克更好。
和深圳一起成长
改革开放及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给类似肖瑾和可立克这样的人及企业提供了机遇。“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在肖瑾看来,自己及可立克是伴随着深圳、伴随着整个国家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好的政策加上自身的努力才能抓住时代的机遇。肖瑾说:“ 可立克是创新型企业,深圳的包容及对创新的重视给了可立克很大空间,在这里我们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成长。”
深圳的发展日新月异,肖瑾依稀记得当年的深圳大学长满了高高低低的芦苇野趣横生,学校组织郊游去香蜜湖度假村,远处的高楼和近处破败的民房、农田形成鲜明的对比。伴随着这个大时代的变迁,目睹深圳翻天覆地的变化,肖瑾感慨: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年轻人创业需要抓住时代的趋势和潮流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莫负韶华。
可立克上市答谢酒会
肖瑾在香港工作的那段时间,正是香港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站在彼时的经济潮头,她的眼界自然更为宽广。她见识到了资本的力量,渴望日后能找到合适的机遇推动可立克上市,从家族企业到公众公司,帮助企业做强做大。2015年,可立克终于上市,其间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政策变化几经波折,也曾一度停滞不前……虽有过心灰意冷,但肖瑾从未起过放弃的念头。“ 上天给你关上一扇门,但同时它也一定会给你开启一扇窗 ” 这句话对肖瑾影响深远。她说:“有人问我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我觉得它就像带领一队人做任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必须义无反顾地带领大家去完成。” 而这次上市正像肖瑾带领团队完成的一次任务,全力以赴,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对员工背后的家庭负责。
找到持续前行的力量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成了一批快速成长的企业,公司规模大了之后一批批在实战中摸索成长的创业者、企业家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必须系统地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管理能力。
肖瑾正是这群脚踏实地的创业者中的一员,企业越做越大,她开始思考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快速发展中的企业和员工。2007年,对于肖瑾来说一个最重要的事件是找到了创业中途的“加油站”——她考入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EMBA深圳班开始系统地学习管理知识。那时中欧深圳校区(当时称为中欧深圳代表处)成立不过5年,招收EMBA学员不过3年,但依靠着对学员的严格要求、对高质量教育的坚持赢得了口碑,其“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在中欧学员中口口相传,并一届届地延续下去。
肖瑾与她的中欧同学在湖南
如今被问道 “ 在中欧你收获了什么 ” ?她依旧会有力地回答:“ 来到中欧,我收获了知识和友谊。中欧学风严谨,教授学识渊博,同学实干友善乐于分享,这些都是我受用一生的财富。” 肖瑾所在的EMBA2007深圳班毕业十周年聚会,依旧有一大批同学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回学校参加聚会。肖瑾说:在中欧,我找到了持续前行的力量。
不愿停下来的脚步
肖瑾将母亲视为人生的榜样,她说:“ 母亲已经70多岁了,但她从来不把自己当老人看,仍旧每天坚持早早去公司上班,一遇到放假呆在家里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肖瑾的母亲热爱工作,奋发向上,对她的要求也从来不是嫁一个如意郎君留在家中相夫教子。肖瑾说:“ 我母亲看重男女平等,对我的期望一点也不比对儿子的低,她要求我树立远大的理想,在事业上做出一番成绩。” 在母亲的激励和熏陶下肖瑾亦想走得更远,即使如今可立克已经上市,肖瑾依旧时时保持危机感: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做企业更是如此。
肖瑾与母亲
肖瑾说:我们都是随时代而生的,要在这个时代中成为一家好的企业,一定要能够把握住时代趋势,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观察新的趋势,并能够伴随着这个趋势不断蜕变,这个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很多公司一旦形成了固有模式,很难再去调整和改变。人员固化、组织僵化……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我们也在不断思考,优化流程,同时不断地向标杆企业学习。
肖瑾常常在思考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她说: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目标,企业也是如此。下个阶段肖瑾希望可立克能够顺利并购一家优质企业丰富产品线,或者能够自己孵化出一两个更具未来发展潜力的产品,夯实基础把业务做强做大。肖瑾坦言:我们是一家比较保守的公司,注重发展的稳健性,但保守稳健不代表不发展,在主业发展之外,我们也要积极引入新产品,以期在未来能让可立克再上一个新台阶。
平衡事业与家庭是个伪命题
在中国,鲜有男性会被问到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但对于职业女性而言这道坎难以迈过。肖瑾说:“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需要整个社会观念的改变。中国女性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我们要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因为我们难以割舍怀胎十月的骨肉之情,而对于男性而言,平衡工作和家庭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他的眼里只有工作。”
肖瑾分享了一个她看到的小故事:某位先生对太太说,你看今天我帮你把碗洗了,表现不错吧?这个“帮”字透露出什么?其实这位先生从心里认为洗碗就是太太的事。她说:“ 我们应该从观念上进行改变,让男性也参与到家庭中来,包括对孩子的教育、对家庭事务的承担……这种观念目前在国内还是非常缺乏的。但是我看到新生代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了。”
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肖瑾深知其中的艰辛:“ 女性创业者往往比男性创业者更难成功。” 女性创业者的身份不仅仅只是一名创业者,还可能还扮演着女儿、妻子、母亲等角色,承受着更多的社会与家庭压力。但同时,女性创业者也有男性创业者不可比拟的优势:更为敏感,更为细腻,同时也更善于沟通。肖瑾认为:男性管理者可能较为简单粗暴,你能懂则懂,不懂就罢了。而女性管理者愿意不厌其烦地去和自己信任的伙伴分享观点、想法,直到与对方达成共识。这种真诚与耐心能更好地帮助团队建立默契,帮助公司赢得客户。
如今的肖瑾回望过去,依旧会有遗憾,她说:“人真正的黄金时间只有那么10年20年,等到最后未必能等到时机成熟,我们应该抓住黄金时间勇敢地迎难而上。她鼓励年轻的创业者:创业必然有诸多风险、需要面临诸多困难,但既然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就要抱着乐观的态度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打不死你的终将会让你更强大。
来源
1、肖瑾&中欧深圳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