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BA之英伦时光——2014FMBA海外游学模块摄影手记
文/钱俊(FMBA2014)、桂一帆(FMBA2014)、吴天呈(FMBA2014)、乐蓉(FMBA2014)
图/钱俊(FMBA2014)、陈捷男(FMBA2014)、桂一帆(FMBA2014)、吴天呈(FMBA2014)
第一眼伦敦
在经历了10000公里,12小时的飞行之后抵达伦敦上空,打开舷窗,近处的泰晤士河、远处的海德公园、摄政公园一一跃入眼帘。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沉淀,雾都的天空重获湛蓝。如果你正惊讶凯旋门和伦敦眼的混搭,那么想必去过伦敦的FMBA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这里是伦敦海德公园旁的Marble Arch,FMBA游学的下榻处。伦敦,我们来啦!
伦敦,亦古典亦摩登
伦敦,欧洲最大的国际都市。7月,伦敦最美的时节。FMBA的海外游学选择了伦敦正是因为它的独特气质,在全球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中,可能没有一个城市如伦敦那样亦古典,亦摩登。城市中精美的建筑、惬意的公园绿地、西区充满人文气息的剧院、节奏飞快的金融城、气氛紧张的交易所、人流如织的牛津街和科文特花园,无处不在地给你惊喜,可能也正是这样的包容,撞击出了各种充满活动的新鲜思想。
来自LBS院子里的中国声音
游学的前半程在著名的伦敦商学院(LBS)度过。“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伦敦商学院给人的印象正是如此。没有巍峨高耸的象牙塔,没有宽敞宏大的运动场,临街建筑的入口就是低调内敛的主校门,若不留意其蓝底红边的铭牌,几乎会与这所在2015年《金融时报》全球商学院排名中位列第二的知名学府擦肩而过。学校的精髓在于教书育人,吸引饱学之士,培养济世之才。伦敦商学院在师资方面的投入,从这次为我们上课的教授阵容中就可见一斑,有沃顿毕业的少壮派代表Alex Edmans教授讲授的《实用投资策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富有监管经验的可爱的苏格兰老头Andrew Scott教授侃侃而谈《世界展望》,他开阔的视野,对于全球宏观经济的缜密分析,帮助我们打开格局。除此之外,三天的课程中还安排了对《实物期权》、《证券化导论》、《私募期权》和《国际估值》的等话题的讲述和讨论,不一而足。午饭后,同学们在院子里肆意享受着伦敦难得的好天气,LBS精致的小院子上空飘满了来自中国金融精英们的声音。
商品世界的“老字号”LME
伦敦金属交易所是此行中重要的公司参访环节。成立于1876年的伦敦金属交易所一直稳坐有色交易的头把交椅,至今仍保留着创立之初的公开叫价和手势交易,在电子化泛滥的今天可谓一绝。跨进交易所厚重的大门,就能立刻感受到这家老牌的金属交易所背后所拥有的“无形的东西”。
雨落剑桥
剑桥文化之旅给整个游学模块划上了句号。细雨纷飞,假期中的校园一片平和。当我们泛舟康河之时,大雨如注,徐志摩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这倾盆大雨仿佛要倾诉这位浪漫诗人对世事的无尽眷恋。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带走了一身天赐甘霖和永恒绝美的回忆。
FMBA的英伦范儿
海德公园的清晨约跑、泰晤士河的夜宴、伦敦的街头漫步、圣保罗的回眸一笑、千禧桥的匆匆而过……行走于古老与摩登之间,定格成一道道FMBA的英伦范儿。
流转希望
美好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临别前揣着小小的心愿登上摩天轮,嬉闹中错过顶端的许愿,带着一点点的遗憾离开,脚下回望,天色渐暗,夜灯初亮,倔强的太阳还舍不得离开,余晖仍映在我们的脸上,但大家的心里装着满满的希望。
心怀安暖,岁月静好。
伦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