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未央——FMBA伦敦修学随感
文/陈超(FMBA2013级)、周全(FMBA2013级)、朱薇薇(FMBA2013级) 图/徐佳圆(FMBA2013级)
不经意间,岁月的年轮载着我们滚过了三十多圈。人生,就是一段段奇妙的旅程,这个七月,伴着中欧FMBA伦敦修学之旅,脚步与心绪又一次启程。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夜幕降临,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希思罗机场。我想借用莎翁的这句话起首来描绘伦敦,似乎唯有如此才能显现出它的多元,它的深远,它的传承,它的厚重,它的独一无二……
在有些人眼里,伦敦就是伦敦眼,是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千禧之轮,带着娱乐气息调皮地与古建筑群对望。在文青看来,伦敦就是莎士比亚的戏剧,拜伦雪莱的诗,狄更斯的小说。对我而言,伦敦是古老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展示出来的每一个细节;是西区皇后剧院里,灯光暗下,音乐响起,欣赏一场《悲惨世界》;是晚霞西下,泰晤士河边听着Adele的歌曲,寄几张明信片,写出那些难以言表的思绪。
念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
金庸先生入读剑桥时有一句话:“念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回想进入中欧一年来的感受,虽不能说深深恰如其言,但亦差之不远。
曾经以为读书是一个人的事情,一盏青灯,不必红袖添香,不必把盏执酒,只要夜阑人静,三尺书台亦或蜷缩于墙角沙发,便可物我两忘。后来发现,有些书可以这么读,有些书却真真切切需要有人指导,与人交流。
平日在中欧校园,教授的侃侃而谈,来自不同金融领域同学多角度的分享,满满几天下来总是受益匪浅。今日走进伦敦商学院,教授纵谈伦敦金融中心的建立,别出心裁的球赛结果与指数的涨跌幅关联分析等,则使我们有机会听到不同的声音,看到不同的角度与思路。
在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与中国银行伦敦分行的高管交流,了解并展望中国金融机构在海外的情况;参观伦敦证券交易所,听取它的历史与现状;旁观伦敦金属交易所场内交易,探讨这个古老且现存的最后一个场内交易系统在全球金融体系内发挥的重要作用。伦敦金融城的探访,更让我们有机会体验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受益匪浅。
青春:一场永远未完待续的故事
无论是坐着游船,沿着泰晤士河顺流而下;还是泛舟剑河,感受古老学府的气息;抑或是三三两两,在海德公园的角落里,迎着晨曦,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为新的一天拉开序幕;为期一周的伦敦修学之旅,都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伴随着点点滴滴的所得与体会,我们再向未来看时,颇有一番行船泰晤士河的感觉,渐行渐阔的江面让人更加期许远处的景色。
我们常说:Together Forever. Together we can see, forever we will be.
这就是我们FMBA,一群人,一辈子。我们在生命的路上一起奔跑,用一生不断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