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公布,中欧在“商业、管理和会计”领域表现卓越
2018年1月19日,学术出版业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本次国内共有1793位学者入选。其中,“商业、管理和会计”领域共有16所高校的33名教授入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9名教授榜上有名,再次彰显了中欧在该学术领域的研究实力。
入选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的在任中欧教授有会计学教授陈杰平、丁远,管理学教授金台烈(Tae-Yeol Kim),经济学教授芮博澜(Bala Ramasamy),管理学教授忻榕,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授赵先德。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陈杰平、丁远、金台烈、芮博澜、忻榕、赵先德
丁远教授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无形资产、国际会计协调、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公司治理问题、上市问题、海外投资等,研究成果发表于《会计学、组织和社会杂志》《会计学与公共政策杂志》《欧洲会计学评论》等知名期刊。
金台烈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组织公平、跨文化心理学、创造力、领导力、员工主动性、人与环境匹配。金台烈教授在研究与教学领域曾多次获奖,如2017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杰出研究奖,2017《人际关系学》年度评论家奖,2015年和2016年Emerald卓越引文奖、2014年《劳特利奇行为科学杂志》文章被下载最多的学者之一等。
陈杰平教授的研究领域侧重于中国及国际会计行业的会计及审计问题。陈教授著述颇丰,由他撰写的文章发表在《当代会计研究》,《国际商业研究学刊》,《审计:实践与理论》等一流学术期刊上。
芮博澜教授的研究领域为亚洲区域经济、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商务战略等,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银行营销杂志》、《亚太经济期刊》、《应用经济学杂志》、《商业研究杂志》、《技术教育》等学术期刊上。
忻榕教授的研究课题包括领导艺术、组织文化、变革管理,以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她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众多领先的国际管理期刊上,例如《美国管理学会期刊》、《行政管理科学季刊》、《组织科学》、《战略管理期刊》、《组织研究》、《管理期刊》、《全球商务期刊》、《领导艺术季刊》等。
赵先德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运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整合与创新、基于网络平台的服务及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金融、数字化供应链、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及物流决策优化等。他善于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问题,应对中国供应链运营的挑战。他已在相关期刊上发表60多篇的学术文章。
入选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商业、管理和会计”学术领域的中欧教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陈杰平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丁远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组织行为学及人力资源管理学副教授金台烈(Tae-Yeol Kim)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芮博澜(Bala Ramasamy)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忻榕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授赵先德
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穆恩(Henry Moon)
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与创新管理学教授鸿翥吉马
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与国际商务教授麦克罗(Klaus E.Meyer)
(注:穆恩教授、鸿翥吉马教授与麦克罗教授发表论文时仍在中欧任教,现已离任)
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是全球最大的文献摘要与引用数据库,收录了2万多种同行评议期刊,其中中文期刊500余种。Scopus数据库收录的文献中,作者地址包括中国(大陆)机构的有300多万份,作者名称达400多万条。
2017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和标准,基于客观引用数据对中国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行系统分析而得出结果。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为该榜单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实现。
何为“高被引学者”?
文献计量学中测量论文的影响力或者质量的基本指标是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一名学者的影响力大小,可以根据其发表的所有论文获得的引用次数来设计指标测算。学者发表的论文被数据库收录后,其他研究学者可以通过检索来获取信息,引用这篇论文,这些被引用的文章叫做被引文献,被引文献的作者叫被引学者。如果这些学者写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很多,也就是常说的被引频次很高,就叫“高被引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