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案例助推管理教育实践转型——案例教学与研究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案例作为重要的管理研究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中国主题的管理教育与研究案例不断从改革实践中挖掘,将研究、教育与实践有机融合,是改革教育教学理念、繁荣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在提升管理教育水平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为加强沟通、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5月6-7日,由南开大学商学院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联合主办的“深挖实践‘富矿’,讲好中国故事——面向管理实践转型的案例教学与研究高端论坛”在天津顺利举行。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全国各大院校在案例研究、案例开发与案例教学等领域代表性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交流,吸引了来自70多所院校140多位教师以及多家知名企业负责人参加。

会议伊始,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濮方可Frank Bournois分别作开幕致辞。白长虹教授聚焦管理实践转向,分享了与企业家实践相关的信息或知识的特征,指出案例研究是探索实践智慧的重要方法,并介绍了南开大学商学院的探索:以创新研究来回应全球变局,深挖中国企业家的实践智慧、“译码”实践逻辑、创新知识工具;服务企业家知识需求、人才需求,以更新颖、灵活、多样、快捷的方式传播商学知识与理论工具,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高水平人才;以企业家精神办学院,与管理实践共鸣、共振、共创,“服务中国、影响世界”。

濮方可教授在致辞中讲到,案例方法在商科领域有重要价值,两家商学院基于共同理念举办这次活动,南开大学商学院取得了顶级办学成果,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案例建设方面坚持高质量标准并依托ChinaCases.Org案例库为各大院校5000多位教师提供服务。目前中国案例开发和教学领域发展到了重要阶段,与自己1990年代末在中国进行案例教学时情况完全不同。我们需要对案例有激情(passion),更需要足够的耐心(patience),而这两个英文单词恰好同源,只有这样才能让案例成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相信通过这一引领性的论坛,通过坚持“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理念,通过各大院校、教师和企业的网络培育,通过共同参与和共同分享,中国案例建设一定会取得进一步发展!

上午的论坛分别由南开大学商学院许晖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徐京悦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毛基业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王迎军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彭泗清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东红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邢小强教授主要从案例研究、案例教学的角度分享了相关经验。

下午的论坛由中欧案例中心许雷平博士和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王媛教授主持,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周放生副会长、南开大学商学院杨斌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陈翔教授、中欧赵丽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钱婧教授、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马向阳副教授、中欧陈世敏教授和南开大学商学院许晖教授则聚焦于案例开发与发表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同时,上下午的论坛各穿插了一场圆桌交流,来自清华大学的赵子倩、西南科技大学的何波、山东财经大学的王璟珉、兰州财经大学的王春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邹艳、新疆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刘追、内蒙古财经大学的赵丽芳、辽宁大学商学院的王季等嘉宾共同分享了各自院校案例建设最新进展。

中欧案例中心主任陈世敏教授在题为“教学案例的开发与发表”主题演讲中,以“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ChinaCases.Org)的八项评审标准出发,着重讲解了教学案例,尤其是教学笔记的开发方式及相关重点,并介绍了ChinaCases.Org的竞赛、入库情况;同时,ChinaCases.Org在国际化方面的成绩也是一大亮点,陈世敏教授表示,希望ChinaCases.Org能成为国内高质量案例进入哈佛、毅伟等国际案例库的桥梁,帮助更多中国案例走入世界课堂。
全天的会场座无虚席,嘉宾们丰富的演讲内容引得在场听众频频鼓掌,可见案例方法在研究与教学领域愈发引起关注。陈世敏教授在结束致辞中也表示,希望此次论坛作为一个起点,助推中国管理教育领域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案例研究和开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