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欧案例开发共创营"成功举办
7月13-15日,“2025中欧案例开发共创营”活动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成功举办。共有来自全国29所院校的50位老师和3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本期活动。
与往年不同,本届共创营特别增设了活动前奏环节。7月13日晚,案例中心研究员团队为提前抵达的学员举办了专场私享会。研究员们首先针对学员正在进行的案例项目提供了个性化答疑。随后,聚焦案例开发前沿挑战,组织了两场主题鲜明的集体研讨:探讨“案例开发深水区:破壁技术高门槛”以及“智慧的杠杆——案例开发过程中如何善用AI”。这场深度交流为次日正式开启的共创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7月14日上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案例中心主任陈世敏教授致开幕辞并作主题讲座:《高质量教学案例的开发:描述与决策型案例》。陈世敏教授首先阐述了研究型案例、最佳实践案例(描述型案例)与高质量教学案例(分析与决策型案例)的区别与联系,强调高质量教学案例开发需提供充分且无冗余的信息以支撑课堂实际需求,并应配套开发高质量教学笔记,便于其他教学者使用。随后,陈教授介绍了“2025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最佳案例奖”的新变化——加入了短案例的评选。陈教授结合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ChinaCases.Org)的评审标准,点评了三篇案例,详细介绍了高质量教学案例及教学笔记的写作要求。最后,陈教授鼓励学员们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案例开发与教学的有效路径。

案例研究员张驰博士以《案例选题的入与出》为题,介绍了案例选题的方法。张驰博士认为,案例选题的核心在于案例主体与话题的匹配。她以优衣库相关案例为例,从案主选择和话题选择两个维度,与学员们讨论了选题的标准。张驰博士分享道,案例选题既可基于理论问题驱动,亦可基于企业实践问题驱动;其形成过程可通过明确核心概念、确定核心问题等系列流程实现。

高级案例研究员朱琼以《案例调研的“上半场”和“下半场”》为题,用自己开发的两篇短案例与学员讨论了如何进行案例访谈。首先,朱琼提出撰写调研提纲中常见的问题,并介绍如何使用AI进行访谈设计的人机共创。随后,朱琼分享了调研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要点。她认为,在访谈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收集利益相关者的背景信息,进行精心的访谈设计;在访谈时,提高识别“模糊信号”的敏锐度,建立持续追问的意识和技巧,做故事的挖掘者。通过个人信任、合作信任和制度信任建立深度信任,获得关键信息。

新型案例开发经理、案例研究员刘耿博士以《案例写作的体与用》为题介绍了案例的体例与功用。刘耿博士提出“案例是一个大号的设问句”,强调每个案例都应聚焦于一个核心决策问题,并阐述了“高概念”案例——即用一句话明确案例核心决策问题。随后,他以阿斯利康案例为例,分享了如何利用多元资料编织案例内容;并以疯狂小杨哥案例为例,介绍了教学案例的常见结构。最后,刘耿博士结合自身丰富经验,建议善用“华尔街日报体”等方式进行案例写作,并就AI时代的案例写作分享了见解。

案例研究员赵玲博士以《教学笔记的问与答》为题,介绍了教学笔记的架构和设计。赵玲博士首先分享了教学笔记框架中的十个基本要素,并强调教学目标、思考题和讨论与分析部分是教学笔记中最重要的三大要素。然后她以蔚来的案例为例,分享了如何设计教学笔记。她认为,教学笔记需要紧扣案例的核心主题和教学目标,在设计思考题时要有逻辑、有深浅,并且在教学笔记中要有实质性讨论与分析。

在案例中心首席案例研究员、案例开发团队负责人赵丽缦博士主持的圆桌讨论上,往期共创营的学员那莉(中欧EMBA02校友)、刘素教授、丛海涛教授和刘婷教授分享了她们与企业共创案例的经验,也与学员们交流了她们在案例开发和教学,投稿ChinaCases.Org并入库的心得体会。

共创营活动的高潮在于学员与受邀企业的现场案例开发环节。14日晚,案例共创正式启动。赵丽缦博士首先介绍了杭州安洁利集团、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K2576)、华住集团(NASDAQ: HTHT;01179.HK)三家受邀企业及其参与共创的7位高管人员背景,学员们随即按预先分组,在案例研究员们的观察指导下,围绕案例选题与教学目标开始热烈讨论,当晚各组就基于初步设想完成了企业访谈提纲。

15日上午,学员们分组对三家企业CEO及相关业务领域高管进行了深度访谈。中午,学员们整合案例研究员分享的洞见与自身思考,在团队协作中逐步构建出初步的案例框架。

15日下午,中欧案例库运营团队负责人、案例研究员黄夏燕博士围绕学员们关注的案例入库及国际发表标准进行了专题分享。她深入剖析了案例正文和教学笔记在投稿中易导致拒稿的常见问题,并就如何提升案例质量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此外,黄夏燕博士还介绍了中欧案例库与哈佛案例库、毅伟案例库、欧洲案例交流中心等国际知名案例库的合作机制,鼓励学员积极投稿。

随后,六个小组呈现了各自的案例开发计划书。陈世敏教授进行了点评与指导;案例企业代表及学员也积极参与,围绕展示内容展开了深度探讨。

在闭营仪式上,陈世敏教授首先向参与活动的学员们、支持活动的校友企业致以诚挚谢意。他寄语学员将所学付诸实践,通过研读优秀案例持续精进,并强调了高效企业访谈的关键:厘清商业模式、聚焦核心问题、设定教学目标。陈教授指出,优秀案例需将企业实际问题融入学术理论框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他还邀请企业代表及作为观察员的案例研究员分享了参与互动的心得。最后,陈教授对为期两天的共创营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与高度评价,并向受邀企业颁发“案例领航员”(Case PILOT)证书,标志着活动圆满落幕。

学员们对本期活动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来自武汉大学的郭凛老师反馈:“和两天前相比,我的案例创作技能有了精进,第一次与中欧案例中心沟通时对案例开发的顾虑化解了,我也收获了善意、友谊和能量场。”学员们在活动后的匿名反馈问卷中评价:“实践专家传授操作经验,各组分配指导老师及时纠偏,这两种方式帮助最大”;“企业关键人物、小组指导老师、参与现场访谈,共创呈现,印象深刻”;“这次共创营活动考虑周全,氛围很轻松又上进,对学员的关注春风化雨渗透在各个细节中!很棒!”
亦有不少老师提出,两天两晚的活动意犹未尽,希望延长时间。中欧案例建设者们正在积极行动,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的“中欧案例开发共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