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讨为阶,攀产学融合之峰——中欧DBA第二届应用研究研讨会圆满举办
11月20-22日,中欧DBA第二届应用研究研讨会(Applied Research Conference)在中欧上海校园举行,近50位中欧教授与四个年级、100余名同学齐聚一堂,共同见证DBA同学的阶段性学术成果。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副院长兼教务长濮方可(Frank Bournois),副教务长(欧洲事务)、DBA课程主任忻榕,DBA课程副主任王泰元出席研讨会。
应用研究研讨会是中欧DBA课程首创的全新设计,在DBA的第三、四学年定期举行,通过搭建线上与线下的交流平台,让学生们阐述研究构想、分享研究进展,并在与教授们的深入研讨中激发思维碰撞。同学们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选择参与专题讨论,与不同阶段的DBA同学进行跨级、跨界交流,逐步精炼和完善研究构想,最终迈向论文的圆满完成。
研讨会首日还邀请了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原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徐弃郁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盛松成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金融学教授、运连网金融学教席教授、FMBA课程主任余方教授带来不同领域的专业分享,推动了知识的交汇与创新,为各年级DBA同学在学术研究之旅中的持续进阶提供有力支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欧建校30周年,30年来,中欧从西方经典管理理论的引进者、阐释者,成长为全球化时代中国管理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作为一所国际一流商学院,中欧正充分发挥智库影响力,在“贡献中国智慧”的新阶段克尽厥职。
应用研究研讨会,是中欧DBA首创的全新尝试。此次为期三天的研讨会,通过专题报告与学术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助力DBA同学进一步开阔思路、凝聚思想,在学术高地上不断突破;近50位中欧顶级师资齐聚一堂,不遗余力地参与到研讨会的指导中,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前沿洞察倾囊相授,实现教学相长。汪院长强调,这一振奋人心的画面,正是DBA项目意义所在,那就是成为连接学界与商界的关键桥梁。
汪院长希望,这些思想的碰撞交流,能够进一步帮助DBA同学深度把握中国经济发展动态,有力促进转型变革的思索,为学术探究筑牢根基,结出更多理论和实践的硕果;也希望这些创新的知识,能够为企业家们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更好地指导实践和服务社会,为学界和商界都带来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强劲驱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濮方可以自身博导经历为引,着重指出高水平的DBA项目实质上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动态演进过程。濮方可教授指出:中欧的愿景是培养兼具中国深度和全球广度的领导者,那中欧DBA则进一步体现了领导者群体的研究深度和行动广度。
在此次为期三日的研讨盛会之中,濮方可教授殷切期望DBA同学们能够全方位、深层次地感受中欧DBA所特有的跨学科、沉浸式研究氛围,进一步深化对于学术研究系统性的深度思考,并着力锻炼严谨且缜密的思维能力。
针对开题报告以及阶段成果展示环节,濮方可教授明确认为,在此过程中,积极应对外部的质疑与挑战,乃是DBA学术征程中极为关键且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将为DBA同学注入极为强劲且持久的能量,有力推动其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与探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副教务长(欧洲事务)、DBA课程主任忻榕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中,DBA平台的价值愈发显著。学界与商界的共创,将助力学术研究转化为商业策略和实践,为企业家们提供应对挑战的钥匙。
今年5月,在首届应用研究研讨会上,超过30位DBA同学顺利通过了开题报告,成果初显;时隔数月,DBA同学们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首期班与二期班进入论文阶段的同学共计73位,参与本次汇报的有49位同学。这一过程,离不开教授们的悉心指导和专业支持。忻榕教授亦代表DBA学术委员会,向所有致力于论文指导的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
忻榕教授还提及,一直以来,DBA都会不定期邀请各个领域的特聘教授、权威嘉宾、杰出学者共同参与打造大师课堂。延续这一传统,本次研讨会就邀请到了不同领域的专家、教授带来了多元分享和独到见解,这也将为DBA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正如忻榕教授所言,在研讨会首日,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原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徐弃郁教授为DBA同学带来“特朗普2.0时代的地缘政治变量”的主题演讲。徐弃郁教授以特朗普二次当选作为切入点,聚焦国际局势及大国关系,分析政策走向及潜在风险,为中国企业提出相关建议参考。特别是他围绕企业家关注的技术“脱钩”、加征关税等话题,为在场DBA同学解读背后逻辑、分析个中变量,给大家带来极大启发。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盛松成教授则为大家专业分析了“中美货币政策调控的差异”。从中美金融业构成比较、到降息与降准等工具使用的区别所在、再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盛松成教授依托数据之上的专业分析,让DBA同学对这一复杂的经济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金融学教授、运连网金融学教席教授、FMBA课程主任余方教授则以自己的学术研究为例,为在场同学逐一剖解其研究思路,如何对比文献、收集数据、控制变量、构建模型,余方教授以“过来人”的身份,带领初入DBA学术之门的同学们,渐入佳境,感受到“研究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20日至22日的三天里,49位杰出的DBA同学各自投身于不同的报告阶段,分享了他们在研究旅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参与研讨会的教授们则从自身学科专业出发,用独到的见解和建设性的建议为学生拓展深化研究的路径,拨开研究方向的迷雾;而尚未进入论文阶段的DBA学弟学妹们,也以“走班”的方式,充分感受了应用研究研讨会的“百家争鸣”。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间有激烈的观点交锋,也有会心的思想共鸣;有严谨的学术探讨,也有温暖的精神鼓励,呈现了一页页学术与实践交织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