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教授受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7月30日上午,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应勇为新任的市政府参事颁发聘书,我院盛松成教授接受了聘任,同时受聘和续聘的专家还有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姜平、来自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中国统计学会理事石良平、上海交通大学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陈宏民、市台联党组原党组书记季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教授徐以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唐子来等。目前上海市政府参事共有30名。作为政府的智囊,他们既是有造诣的学者,又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
盛松成教授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最早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引入国内的学者之一,以他为主撰写的《现代货币经济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著作,长期被多所高校作为指定教材。他还是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的主要创立者,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作出了突出贡献。三十多年来,盛松成始终没有离开过教学和科研岗位,指导了上百位博士生、硕士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金融优秀人才。他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奖等重要学术奖项,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学术月刊》、《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和《中国金融》等重要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并出版多部专著。他作为主编的《社会融资规模理论与实践》一书曾获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优秀研究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他近年出版的《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更是我国货币金融领域最具权威性的著作之一,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好评。
在供职央行的二十多年里,盛教授先后在上海、浙江、东北和北京的7个岗位工作过,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等职。他曾多次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和人民银行举办的金融统计数据和金融运行新闻发布会的发言人,向社会解读金融运行形势,宣传央行货币政策,提高了货币政策透明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受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之前,盛松成教授还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在持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发表了一系列政策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发表演讲、接受中外媒体采访,为领导决策提供政策建议,促进了央行和市场之间的政策沟通,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他的政策研究报告得到了党中央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
在30日的聘任仪式上,盛教授代表新任参事作了发言,他就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了几点建议。一是参照国际顶级金融中心,上海在营商环境、创新城市指标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近,中央批准上海成立了全国唯一的金融法院,应做好有关宣传工作,改善金融法制环境。我们还可以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相结合,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推动上海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二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大机遇。上海在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已经具有相当的优势,可以在我国新一轮的金融开放中发挥先锋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经验,也积极争取中央的进一步支持。三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还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开创自己的特色。近年来,金融和科技融合发展是一个新的趋势,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英国、新加披、香港等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上海金融科技人才集聚,我们也应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增加金融科技投入,加强金融科技前瞻性研究,在国内外金融科技竞争中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