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欧思创会全国首站走进济南 聚焦”互联网下半场”
过去二十年是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二十年,而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如何在“基础设施”之上,推动商业效率提升和科技创新,创造更大价值?4月21日下午,“中欧思创会·济南站”在济南喜来登酒店拉开帷幕,活动以“互联网下半场:机会、路径与风险”为主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EMBA课程学术副主任苏锡嘉和来自浪潮、微车、京东的三位中欧校友高管发表演讲,分享如何洞见“互联网下半场”的机会和风险。论坛现场吸引了近500名山东地区的企业高管参与。
作为一所亚洲领军的国际化商学院,中欧一直致力于创造和传播前沿商业知识,促进企业和企业家的交流互动,培养了一大批商界精英。中欧拥有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的20000多名校友,其中在山东就有330多位活跃在各行各业。本次活动由山东省诚信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欧校友会济南分会会长王鸿杰担任主持人,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微车创始人、CEO徐磊,京东集团副总裁王培暖等三位中欧EMBA校友分别进行课题分享。
论坛首先由苏锡嘉教授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互联网给传统企业带来巨大冲击,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是流程的缩短和客户体验的改变。如今价格和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不少传统企业为增值转而拥抱互联网。但仅仅把产品放到网上卖,谈不上拥抱互联网,传统企业要改变,首先是文化和基因的再造,然后是从线性到网状的流程改造,其关键是减少中间环节、接近客户。苏教授先后分析了亿唐网、我友网等互联网企业“是怎么失败的”,搭上微信红利的电商拼多多“流量是怎么来的”,刚刚被美团收购的摩拜“共享单车商业模式能否成立”等多个典型案例,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原理分析,指出互联网带来免费、轻资产、高毛利等利器的同时,也带来了烧钱和亏损。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要回归商业的根本目的——给提供资源的人创造价值,而价值最终体现的是销售收入和利润。需求是否存在、成本能否控制、监管是否允许都应是创业者和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随后,三位中欧EMBA校友先后登台分享。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中欧EMBA2006SH5)认为,进入互联网下半场,中国正从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转变,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而工业互联网是未来制造业的“操作系统”。他介绍了浪潮云ERP产品在促进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变革和业务模式创新的实践,指出企业智能化的实现,需要技术、业务场景和管理流程的紧密结合,技术重要,管理更重要。
微车创始人、CEO徐磊(中欧EMBA2008BJ1)表示移动互联用5年走完了PC互联网15年的历程,单纯的人口红利已经殆尽,“下半场”呈现出新的趋势:知识付费兴起,以社交化为特征的新零售浮出水面,产业互联网方兴未艾。他以滴滴、微信及微车的经营实际为案例,解析规模化、多元化、数据化、智能化对众多产业的影响。
海量数据与大规模计算激活了多种创新商业模式,京东集团副总裁王培暖(中欧EMBA2011BJ2)指出海量数据集成、数字化决策、高度定制化、实时超大规模匹配等都已广泛应用于金融、保险、工业生产、科研、医疗、零售等领域,然而也存在个人用户数据分裂、行业或部门之间串联效率不高、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等挑战。他结合京东生鲜品牌7FRESH利用大数据技术布局仓库网络的案例,从应用场景、数据生态、模型逻辑、生产流程升级、规模化多个维度,全景分析了企业如何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商业应用。
苏锡嘉教授还与三位企业家一同围绕主题进行了圆桌讨论,并与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当天上午,中欧还组织了小规模企业参访,近40位企业家集体参访了浪潮云计算创新中心并进行座谈。作为产业大省,今年以来,山东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发出经济新常态下的改革强音。中欧来到济南举办思创会品牌论坛,旨在为广大山东企业家、管理者和创业者提供创新思维的学习平台,启发本地企业的创新和转型。继济南站之后,今年的中欧思创会还将走进西安、杭州、苏州、厦门、哈尔滨等城市,邀请中欧名师与知名企业家一起解读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商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