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初创,借风投,新动能——巴斯夫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库斯•索利比达先生在中欧高管论坛发表演讲
2018年5月14日,上海校区——
时下有诸多创新源自初创企业的大胆尝试。老牌企业正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并感知到其中强大的吸引力。他们通过各种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比如企业风险投资,力图将此类创新引入到自身业务中。今天的高管论坛即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巴斯夫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库斯•索利比达(Markus Solibieda)先生发表演讲。他以“联初创,借风投,促增长”为题,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真知灼见。
索利比达先生列举了过去8年期间中国的风险投资及企业风险投资交易的价值和数量,并指出,中国在此类投资领域已成为引领者而不再是跟随者。他还补充说明了当前最受青睐的投资领域,包括共享经济、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科技、医疗、电子商务、B2B企业服务等。索利比达先生强调,除了中国的基金之外,还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如英特尔、IBM、高通、三星等,也正瞄准中国的初创企业,积极开展企业风险投资。
根据索利比达先生的解释,企业风险投资旨在发现和投资具备颠覆性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年轻公司,从而为企业自身的增长战略提供支持。此种合作模式往往具有互惠性。
一方面,除财务支持外,企业风险投资还能为初创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和营销能力、资源共享(比如研发实验室和专业研发力量、制造设施、分销网络等)、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及有效的运营和决策建议。此外,老牌企业还可以将既有的全球客户基群开放给所投资的初创企业,以帮助这些羽翼未丰的公司在早期阶段建立自己的客户网络。
另一方面,与初创企业的合作也能给大企业带来开展新业务的灵感甚至机会。索利比达先生指出,初创企业寻求的多为颠覆式创新,而老牌企业则往往通过渐进式创新来实现产品的持续改进。不仅如此,初创企业常以客户为中心,主动探索和了解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做产品营销。在企业风险投资中,这些巨大的差异可能引发合作双方(投资者与投资受益者)之间的冲突;但也正是这些由外部创新所激发的交流碰撞和思想火花,为企业投资者带来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