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金融科技发展,2018年度“中欧思创会”深圳圆满收官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兴起,如何高效利用新技术并推动金融创新,成为了金融行业的兴奋点和焦虑点。11月2日下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品牌活动“中欧思创会”深圳站在深圳四季酒店隆重举办。中欧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云锋金融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李婷,以及多位来自金融和科技公司的行业大咖,与现场近400位听众一道,就金融科技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现场全景
本次活动是“中欧思创会”品牌系列活动2018年度的收官之作。此前,中欧思创会走进了济南、福州、广州、西安、杭州、苏州及哈尔滨等城市,邀请中欧名师与知名企业家一起解读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商业思维。
作为亚洲顶尖的商学院,中欧定位于“中国深度,全球广度”,注重研究和商业实践的融合,注重管理学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中欧思创会”旨在缓解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的焦虑,帮助传统企业搭上移动互联网的快车。
金融科技尚处于战国时代
当前,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芮萌教授作了题为“金融科技在中国——科技重塑还是赋能金融”的主题演讲。他认为,由于市场体量大、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强、大部分人未能享受传统金融机构服务、数据获取成本低等方面的原因,国内金融科技过去五年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并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金融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成本快速降低;普惠金融快速发展;风险管理数据化;金融服务场景化与民主化,且更加以用户为中心。
芮萌教授正在演讲
同时,芮萌教授强调,中国的金融科技尚处于战国时代,传统金融机构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企业展开了激烈角逐。谁会成为主流?芮萌教授认为主要取决于成本。他说:“没有一家企业会长期做亏本的生意。所以,到底是采取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取决于企业的相对成本。从资金成本来看,银行具有优势;从获客成本来看,互联网一度具有优势,但现在线上获客成本已经高于线下。所以谁会成为主流还有待观察。”
云锋金融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李婷结合投资顾问的智能化趋势,分析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前景。她认为,金融科技的出现并不能完全颠覆传统银行或债券信托机构,更多地是赋能。以智能投顾为例,它主要解决一致性问题,因为投资顾问的知识储备参差不齐,不同的投资顾问给同一个客户的建议并不相同,所以给客户带来了选择难题。而使用智能投顾,它推荐的方案始终如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智能投顾会完全取代人。“即便我们做出一个很好的模型,结果也不错,我们也不敢说它百分之百好过人工。”李婷说。
人工智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发展迅猛,给传统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对此,本次活动举行了三场圆桌讨论,对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科技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投资?贝莱德中国境内投资团队负责人陆文杰以图像识别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他表示,通过图像识别,投资机构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很有信心,还是伪装出有信心;通过分析每条街道的金属反光程度,可对该地的经济活动有一个大致了解,这对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非常有帮助。
大数据如何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中欧EMBA2017级校友、腾讯支付金融线副总裁、腾讯云副总裁朱立强认为,人工智能离不开大数据和云计算,必须要有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才成为可能。通过大数据的积累,人工智能才可能不断优化,实现智能化。
圆桌论坛二
人工智能如何帮助企业发展?中欧EMBA2018级学员、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数据官顾鸣结合人工智能在自己公司的应用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人工智能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率。2014年,其公司有近100位审核人员,每人每天能审70单左右。现在完全使用人工智能审核,审单量提高了100倍。同时,人工智能能帮助企业进行风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
活动最后,圆桌嘉宾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