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 评审专家2018研讨会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召开
2018年11月17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主办的“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ChinaCases.Org)” 评审专家2018研讨会在中欧上海校区和北京校区(视频)召开。与2017研讨会相比,本次案例评审专家委员会再次扩容,来自上海平台院校、清华大学、获奖案例作者群体、中欧和国内外其他院校的三十多位专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中欧案例中心主任陈世敏教授致欢迎辞。他感谢到场专家在繁忙中抽出时间参与研讨会,正是由于他们对于案例教学和案例开发工作的执着和奉献精神,“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才得以持续前行。他说,质量保证是项目建设的生命线,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会统一认识,完善评审机制,确保为案例库输送高质量的案例入库。
陈世敏教授介绍了中欧案例中心目前肩负的三大任务:第一是支持中欧教授开发更多有关于中国工商管理问题的高质量教学案例,引领教学与研究创新;第二是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承担“上海MBA课程案例库开发共享平台”项目的建设任务,与上海知名商学院一起,共建、共享、共赢,促进案例方法在管理学习、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应用,致力于提升上海地区的管理教育水平并辐射全国;第三是运营“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聚焦中国问题、坚持国际标准,将其建设成为高质量的“中国管理问题”教学案例首选库。他回顾了“上海MBA课程案例库开发共享平台”项目背景,总结了过去五年在各方支持下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未来五年的目标和所面临的挑战。陈世敏教授还对“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最佳案例奖”的案例提交、评审、评奖和上线的流程作了详细介绍。基于以往4年案例评审经验,从2018年开始,评审专家委员会在财会金融、战略与综合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运营及其他类等五大学科领域建立了学科编辑制度(以取代以往的“会评”环节),成立了专门的学科编辑委员会,与盲审专家一起确保入库案例质量。
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统一专家们对于案例评审标准的理解和认识。陈世敏教授介绍了“2018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最佳案例奖”的调整版评审标准。与以往相比,新标准更加精简和聚焦。案例正文的评审标准从原来的9项集中到5项(重要性、争议性、复杂性、严谨有据、写作规范),教学笔记从原来的7项集中到4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问题分析、信息支持)。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会前特意选择了4篇不同层次、具有典型特征的案例,请专家们提前进行阅读和试评。会议对专家们的评语和打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请专家进行分组讨论和发言,就案例及教学笔记各项重要指标的理解、入库案例的特点、案例对于课堂教学的支撑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形成案例评审共识。虽然专家们学科背景相当多元化,但对四篇试评案例的评审结论趋向一致。
会议最后,陈世敏教授基于专家意见和个人评审感受,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经过此次研讨会的充分讨论,相信通过凝聚共识的评审标准、借助专家们的专业判断,将帮助有修改基础的案例进行针对性地修改,以达到入库标准,从而确保“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能够收录更多高质量的中国主题优秀案例,并扩大中国主题案例在全球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