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思创会”走进成都,探讨企业的基业长青之道
两会刚刚落下帷幕,两会代表们的多项建言引起了民众热议,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释放了很多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下,2019年中国的经济形势预期有所好转,中国经济未来是否有能力维持中高速的增长?企业如何才能穿越波动的经济周期,成功迈上浪潮之巅?
3月29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品牌系列活动“中欧2019思创会”第二站走进西南城市中心成都,中欧金融学教授黄明与多位嘉宾共同探讨企业的基业长青之道。此次活动吸引了超过300位当地企业家和高管参与。
作为世界一流商学院,中欧建院25年来一直致力于创造和传播商业知识,增强与企业和企业家的交流互动,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中欧“思创会”取意“思维创新”,旨在帮助传统企业缓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焦虑并实现转型升级。2018年,中欧“思创会”先后走进福州、广州、杭州等城市,受到了当地企业家的热烈欢迎。
中欧也一直很关注中国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转型和发展。成都作为西南重镇,发展潜力巨大。学院希望通过举办此类高层论坛,将前沿的管理知识传播到成都并辐射和扩散至周边地区,为西南地区企业发展转型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助理周雪林博士和四川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兼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陈放分别致欢迎辞。
企业的创新与财务纪律
思创会上,在题为“企业创新与财务纪律”的主题演讲中,中欧金融学教授黄明教给在座的企业家两大法宝,帮助企业在经济放缓的周期中提高竞争力。这两大法宝分别是:推动企业创新与品牌建设,加强企业财务纪律性。
黄明教授以三星和康宁为案例,深入分析了国际标杆企业如何进行创新和突破性研发的具体做法。他表示,三星通过设立硅谷研究院,跨代做研发,因此超越了日本的电子企业。正是灵活的机制、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使得三星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企业,这是值得中国企业家积极学习的。
黄明教授认为,要避开经济波动,企业要做产业升级、要投入研发,此外,还需要建立可信赖、高质量的品牌。建立品牌和投入研发都需要企业家有长线思维。他说,研发应该是企业的利润中心,甚至是企业将来的生命中心,而非会计学上所说的成本中心。
黄明教授观察到,很多中国的企业之所以陷入危机,就是因为缺乏财务的纪律性。他表示,在经济放缓期间,企业家更应该加强自己的财务纪律性,精打细算,做好预测及决策流程。他强调,财务纪律性是财富留存的根本。
企业如何成功穿越经济周期?
本次活动还邀请到了中欧四川校友会会长、成都迈普产业集团董事长花欣(中欧LCP2011)、依米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菀(中欧EMBA2012)、天府软件园区企业成都尼毕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祥吉,和成都医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郑力维共同参与了分享和交流。黄明教授主持了圆桌讨论。
在企业分享环节,花欣作了题为“企业风险防范”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国内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与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放缓、竞争更加激烈,因此企业要把风险防范和合法合规经营应放在首位。他建议在座的企业家不要把有限责任变为无限责任,要在企业资本金足够的前提下才能扩张。
此次“思创会”由中欧四川校友会和成都天府软件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哈尔滨银行成都分行、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都市投融资商会协办,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提供支持。
合作方成都天府软件园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目前包括IBM、阿里巴巴、腾讯等众多知名企业均已落户园区。它是成都市目前唯一的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通过做平台、做连接,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打造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创新,已成功孵化出医联、极米、咕咚等国内外领先的企业和品牌。
3月28日,黄明教授与40位园区企业高管展开了面对面交流,并举行闭门分享会,探讨如何将国际一流的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分析,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继成都“思创会”之后,今年中欧“思创会”还将走进武汉、郑州、南京等地,邀请中欧名师与各地知名企业家一起解读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商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