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做客中欧“高朋满座”,解析百年大变局与中美关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政治体,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背后,是两国深层次经济政治结构性矛盾的反映。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关系也随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发生了诸多变化。3月30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邀请原外交部副部长、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特聘教授何亚非做客“高朋满座”论坛,解析如何在“百年大变局”的角度下看待和把握中美关系。
何亚非先生的外交履历丰富,曾先后在外交部非洲司、国际司、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外交部美大司任职,2005年—2010年先后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2010年—2012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2012年—2015年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他还著有讨论全球治理与中国关系的《选择——中国与全球治理》(中、英文版)、评论集《风云论道——何亚非谈变化中的世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英文版等著作。
何亚非先生首先分析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的“百年大变局”中所发生的历史巨变与挑战:
一是世界力量和格局的变化,从美国主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全球化进程,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展壮大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尤其是2008年以来,中国以北京奥运会、应对金融危机等机遇,向全球展示了中国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作出重大贡献的一面,中美关系也随之出现变化。
二是全球化进程遭遇冲击,出现反全球化势头。全球生产链的形成、生产要素在各国间自由流动,以及革命性技术的发展,带来全球产业链条尤其是中低端产业链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间转移。与此同时,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等问题,未能在各国国内治理中得到很好地解决,进而对社会稳定和全球化趋势产生冲击。
三是国际上由西方主导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经济危机、贫富差距扩大的局面下受到质疑和挑战,如不能有效解决,将会影响全球化进程和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
何亚非先生结合实践,剖析了中美关系的历史变化。他强调,两国合作的空间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全球化发展继续造福于两国百姓,两国合作也会有利于各类全球问题的解决。没有两国的合作,全球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他表示,当前的中美关系处于力量格局的变化中,充满风险、挑战和危机,解决问题需要时间和过程。两个大国如何适应国际格局的变化,在战略上形成和平相处、和平竞争而非采取对抗的方式,需要两国共同努力,同时要考虑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的影响。
何亚非先生的精彩演讲受到在场中欧校友们的热烈欢迎,他们在互动环节提出了中美汇率问题等问题。作为中欧北京校区历史最悠久的品牌活动,“高朋满座”论坛已进入开办的第19个年头,这也是中欧25周年校庆的预热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