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向势而生的品牌——第十一届顶级品牌论坛成功举办
5月24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上海市静安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顶级品牌论坛在中欧上海校区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转型中的市场和企业:成就向势而生的品牌”,中欧教授、时尚品牌企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消费行为的新趋势,实体商业的新纪元以及数字时代的新营销等话题展开探讨。中欧市场营销学副教授、中欧-静安国际时尚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王婧担任活动主持。
现场全景
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压力,需从低附加值的效率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和精神驱动。同时,传统的市场规则正在被颠覆,品牌市场正在被重构,智能化的新技术将在品牌营销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市也提出要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战略,对如何推动服务经济发展和优化消费体验进行深入探讨不可或缺。所以,此次顶级品牌论坛的召开可谓恰逢其时。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助理周雪林博士和上海市静安区委常委、副区长周海鹰分别致欢迎辞。周雪林博士表示,在新消费和新零售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消费趋势正在被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重塑,传统的品牌格局也被新兴势力所打破。如何捕捉变革时代的消费动向,将成为中外品牌应对新时代消费浪潮的共同话题。顶级品牌论坛是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论坛之一,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为中国的品牌发展贡献智慧。周海鹰副区长表示,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增加。本届顶级品牌论坛探讨中国企业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变革与创新的方向,这在当前的形势下尤为意义深远。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激荡思维,从而收获灵感,启迪智慧。
中国市场大趋势与企业变革新方向
中欧特聘教授、中欧国际顾问委员会(IAB)主席、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发表了主旨演讲,对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及驱动力量,中国企业变革和创新的新方向等进行了解读。
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发生转变,从低附加值的出口导向型模式,转变为以创新和内需推动的更有活力的增长模式。从长期来看,这一模式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转型过程中,企业会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
他指出,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正在改变企业的架构和决策。企业要建立起全新的愿景和架构,从而有效管理和推动企业的海外发展;企业要苦练内功,从而紧跟国际潮流。另一方面,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一些知名高科技企业的崛起,让人们出行、沟通和获取知识变得更加便捷。技术创新正推动着社会进步,并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此背景下,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他们对企业的期望也将越来越高。
他相信,当前正是发展以高品质和互利互惠为核心的新经济的最佳时机。要发展新经济,就必须支持高端品牌和高品质的产品。他说:“过去,消费者购物时主要考虑价格因素,所以企业能以低价取胜。而现在,品质和服务才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他建议中国的企业要不断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客户建立起长期的关系,从而打造长盛不衰的品牌。
市场重构与价值连接
消费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贝恩公司大中华区合伙人Bruno Lannes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消费回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国内而非海外消费;第二,中产阶级不断壮大,他们消费力较强,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增长;第三,千禧一代成为主要客群之一,他们有独特的消费行为,有即时消费的观念,看重产品的质量而非价格;第四,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不再通过传统渠道,而是基于数字化平台。他表示,在这些变化下,消费者将越来越重视个性化和定制化。企业要积极响应消费者的碎片化需求,以消费者为中心,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洋码头联合创始人兼CMO蔡华女士(中欧EMBA2016)表示,千禧一代 (生于1984-2000年间) 触网时间长,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获取奢侈品的相关信息,他们追求个性化,并愿意为个性化支付溢价。消费升级时代,企业有大量的发展机遇。以直播电商为例,其重构了“人-场-货”,增强了购物者对产品和品牌的信任,颠覆了传统的电商体验,所以未来有可能成长为千亿级的新市场。
德国奢侈品协会MEISTERKREIS 创始人及主席Clemens Pflanz对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品牌转型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保证产品的高质量。质量是产品的核心属性。在品牌转型阶段,高质量产品不仅可以保证转型期的稳定,也可保证转型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在数字化时代,品牌需要创新型的品牌关系。寻找新的连接点,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实现品牌创新,给予品牌以转型源动力。第三,可持续发展是品牌转型和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时代在变化,消费者的心态和行为也随之发生转变。适应消费者的心理变化,结合产品和技术创新,真正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使品牌在大浪淘沙中历久弥新。
在王婧教授的主持下,Bruno Lannes、蔡华以及Clemens Pflanz举行了圆桌讨论。
从左至右:王婧教授、Clemens Pflanz、蔡华、Bruno Lannes
企业转型路径与心法
数字科技的发展将给企业带来哪些机遇?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化妆品科学技术学会主任委员刘玉亮博士(中欧EMBA1999)以中国化妆品企业的数字化为例,说明了企业数字化升级对品牌发展的助推作用。他表示,从企业层面来看,数字化水平与营收增长和盈利能力高度相关。信息技术对传统企业的影响正逐步从传播、渠道层面过度到供应链及整个价值链。企业要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通过供应链的数字化,为消费者提供精准服务;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整合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提高人、货、场的运行效率,助力企业品牌发展。
InMobi全球高级副总裁和大中华区总经理Jessie Yang女士也以AI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了人工智能如何帮助企业进行品牌移动营销。她介绍道,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视频广告可实现全场景覆盖,包括碎片化时间。可及时捕捉用户场景变化,从而“找到对的人”“触达对的人”,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她表示,移动互联时代,企业必须利用好数字和算法技术,才能为品牌营销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MAGMODE名堂首席执行官蔡崇达就实体商业的变化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实体商业变化的是表层,不变的是内核。实体商业提供的是消费内容的组织和筛选服务。消费内容包括内容密度、更新频次和匹配程度。实体商业的优势是通过空间换客户体验,如购物中心通过精致漂亮的橱窗来吸引消费者,但是更新频次是实体商业无法避免的弱点。不过,只要能抓住商品和消费者的连接点,提供更深更细的内容密度,实体商业完全可以迎来新的成长高峰。
最后,在福丽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中欧校友时尚创意协会秘书长唐海荣女士(中欧EMBA2011)的主持下,刘玉亮、Jessie Yang、蔡崇达以及天猫奢侈品营销中心负责人王小怡举行了圆桌讨论。
从左至右:唐海荣、王小怡、蔡崇达、Jessie Yang、刘玉亮
本次顶级品牌论坛是中欧行业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建院25年来,中欧与中国经济共成长,每年在全球数十个主要城市举办各类学术论坛、高端峰会,全面覆盖汽车、大健康、互联网、顶级品牌、家族传承、创新创业等多个关键行业和热点领域,海纳百川,集聚智慧。未来,学院将继续助力中国经济的创新、转型和全球化步伐,推动不断深化的国际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