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寻管理教育的未来——全球EMBA理事会亚洲地区会议成功举办
6月20-21日,全球EMBA理事会(EMBA Council)亚洲地区会议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举办。亚洲30余个EMBA项目所在学院院长以及项目负责人、全球EMBA理事会执行主席Michael Desiderio共计70余人参与本次大会,参会院校包括亚洲多所知名商学院以及芝加哥大学布斯(Booth)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杜克大学富卡(Fuqua)商学院等。
中欧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致欢迎辞。他指出,EMBA学员大多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因而在EMBA教育中,商学院通常面临三大挑战:第一,在课堂里应该讲什么内容,使用哪些案例?第二,如何严格要求学生,更好地管理项目?第三,教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中欧院长(欧方)迪帕克•杰恩(Dipak Jain)教授就“管理教育经久不衰的价值”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如今是创业者的时代,EMBA学员们将更加注重商业道德、可持续发展、公司社会责任以及其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迪帕克•杰恩教授还进一步解析了EMBA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可能会逐步转向专业学位项目、双学位/联合学位教育项目、海外模块、公司学位项目、特定区域项目、线上线下混合项目、更短期的学位课程、全球多元化的项目、更年轻的目标群众以及DBA项目等创新模式。
在关于EMBA课程设计的小组讨论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EMBA学术主任陈裕成博士提出,全球已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EMBA课程也需要转型以满足工业4.0的需求,比如增设数字化转型、数字营销、敏捷领导力等课程。南洋商学院已经开始推动新型教学法,并加强教授培训以适应新课程体系的要求。中欧案例中心助理主任许雷平博士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原有的西方案例已经不足以帮助中国企业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中欧目前每年撰写案例100个左右,以满足EMBA学生日益增长的对中国本土案例的需求。中欧自撰案例的使用量已达59%,而哈佛案例使用量降至22%。
21日的会议中,Michael Desiderio就“全球EMBA的最新发现、框架和未来”做了主题演讲。他指出,数字时代改变了商业教育,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
全球EMBA理事会执行主席Michael Desiderio
随后,与会嘉宾分别就人才战略、运营管理、市场招生以及合作EMBA项目进行了圆桌讨论。
中欧管理学教授李秀娟、陶氏中国人力资源总监倪铮以及阿里云研究院院长田丰就“多变经济环境下的人才战略”进行了圆桌讨论。李秀娟教授表示,VUCA这个首字母缩写词意分别代表“动荡、无常、复杂和模糊”。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新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每个地区、每个行业都面临不断变化的挑战,而且挑战越来越大,这对领导与人才的特质与能力的要求有什么改变?商学院的教育在应对这些挑战中应该发挥哪些作用?倪铮认为,随着数字化管理的深入,我们的思维和管理模式、所处的场景、所面对的群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组织边界的模糊化和新生代员工的价值新主张,要求企业以新的视角和发展思维去管理和培养人才。田丰指出,想要运营好一个包含全球两千万合作伙伴以及十亿消费者的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是培养员工的创新视野与协同资源的能力。未来企业必须挑战自我内核、重新定义边界,吸引企业外部人、财、物的参与和融合。
从左往右:李秀娟、倪铮、田丰
在中欧EMBA课程市场营销经理裴明的主持下,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学位课程管理主任Wendy Lee、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香港校区EMBA项目总监Janet Quek以及中欧Global EMBA课程副主任骆莺进行了圆桌讨论,分享了项目的运营理念。Wendy Lee表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EMBA项目创建了一个服务导向型生态系统,所有的服务流程均经过精心设计,确保从申请到就读整个过程都能给学员带来积极的个人体验。Janet Quek表示,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香港校区调动了本部的一切资源,致力于更好地了解当地学生的需求,更有针对性地为EMBA学员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骆莺表示,中欧为校友打造了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通过课程的设计、课后的行业论坛以及各种各样的校友活动,巩固了中欧校友和学员之间的联系,形成课程运营闭环,打造出遍布全球的校友精英网络。
从左往右:裴明、Wendy Lee、Janet Quek、骆莺
在中欧Global EMBA课程高级市场与招生经理Marcel Austin-Martin的主持下,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学位课程高级产品营销经理Christine Manipur、中欧金融MBA课程副主任朱炎、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东亚区总监朱靖秋就“市场及招生”进行了圆桌讨论。Christine Manipur指出,当今无孔不入的广告宣传使得人们的注意力保持时间越来越短,内容营销成为关键策略。INSEAD遵循五个步骤,打造EMBA的内容营销策略:了解目标受众;了解客户历程;针对每个阶段进行不同的内容开发;打造内容中心;发布内容并评估结果。朱炎对此表示赞同。她指出,内容为王,分发为后,微信在中国商业和个人应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商学院应利用这一强大的工具,将自己的内容推向大众。以内容为武器,依托强大的社交工具,打造商学院自己的品牌。朱靖秋表示,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在上海设有办公室,还成立了一个顾问委员会,为富卡商学院在本地区的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从左往右:Marcel Austin-Martin、Christine Manipur、朱靖秋、朱炎
在商学院大百科总编辑赵鹰的主持下,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主任邵勃、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合作项目部副主任田蓓、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中国代表处执行主任刘延祥就合作EMBA项目进行了讨论。邵勃表示,复旦-华盛顿EMBA项目多年来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对课程设置做出改变,一直保持着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田蓓表示,由于政策的变化,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也做出调整,加大了内容和品牌营销,扩大招生市场,让更多人了解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金融EMBA项目;刘延祥表示,合作EMBA项目虽然仍属于小众市场,但对于整个商业教育版图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左往右:赵鹰、田蓓、邵勃、刘延祥
活动最后,Michael Desiderio做总结致辞,本次全球EMBA理事会亚洲地区会议圆满结束。
关于全球EMBA理事会
全球EMBA理事会(EMBA Council)成立于1987年,是早年从AACSB衍生出来的全球性机构,是一个提供EMBA项目的大学和学院组成的非营利组织。目前,全球EMBA理事会的成员包括全球30多个国家的200多所学院和大学的300多个EMBA项目,在EMBA教育领域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