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正式成为哈佛案例库合作伙伴 为全球管理教育持续贡献中国智慧
11月14日,哈佛案例库正式宣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为其合作伙伴。至此,中欧自主开发的中国主题案例已全面进入哈佛、毅伟和欧洲案例交流中心三大国际商业案例库,这标志着更多中国主题案例将走向世界,为全球管理知识宝库源源不断地贡献中国智慧。
“这一喜讯是对中欧多年来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认可,对提升学院及中欧案例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李铭俊教授表示,“早在2001年,中欧便成立了案例中心,18年以来长期致力于开发中国主题的高质量教学案例,建设全球一流的中国案例平台。目前中欧已累计自主研发了900余篇本土案例,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影响力和服务全球管理教育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中欧还承接了‘上海MBA课程案例库开发共享平台’及‘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的建设和运营,为中国大陆21所院校的2,000多位教师提供案例,覆盖学生达13万人次。”
案例教学作为管理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商学院认证过程中占有一定权重。哈佛大学商学院因最先倡导和使用案例教学而知名,哈佛案例库也因此成为国际最知名的案例库。迄今为止,哈佛案例库收录了超过24,000篇案例,代表国际教学案例的最高标准,被全球各大商学院广泛使用。
哈佛案例库对合作伙伴资质的认定标准极为严苛。截至2019年,哈佛案例库在全球的合作院校仅29家。中欧案例中心2012年首次与哈佛案例库接洽合作伙伴事宜,历时七年悉心准备,历经三轮评估考核,最终成为其合作伙伴。合作院校将享有哈佛案例库“直通车”待遇,案例质量由合作伙伴把控,哈佛案例库定期评估入库案例的使用情况,体现了对合作院校案例质量的高度认可和绝对信任。
中欧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教授说:“中欧案例进入哈佛案例库,又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欧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也体现了学院在推进国际化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这些案例在提升中欧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也将出现在全球更多知名商学院课堂中,这正是中欧‘聚焦中国,贡献世界’的最好体现。”
此前,中欧自主开发的本土案例曾多次获得EFMD(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案例写作竞赛奖、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最佳案例奖、CEEMAN(中东欧管理发展协会)等富有影响力的中外案例奖项,丰富了管理教学与研究创新,助力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全球管理教育。
中欧案例中心主任陈世敏教授表示:“中欧案例中心每年开发大约100篇案例,原创案例在中欧课堂中的使用率逐年上升,在中欧EMBA教学中已达到59%。中欧和哈佛案例库的全面合作,将进一步提升中欧案例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也对中欧案例开发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推进双方进一步合作,11月19日,《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以下简称HBR)主编Amy Bernstein、哈佛商学院出版教育与学习产品发展部编辑主任Lucy Swedberg、哈佛商学院出版中国总监Nathan Midler与哈佛商学院出版北亚地区教育事务总监应蔚芸专程到访中欧,与中欧教授、中欧案例中心团队展开座谈。
丁远教授(左三)、陈世敏教授(右一)等与哈佛编辑一行合影
座谈会上,Lucy Swedberg和Amy Bernstein首先祝贺中欧成为哈佛案例库的合作伙伴,并分别介绍了哈佛案例库和HBR的入库标准和刊发要求。基于对中欧整体学术水平的高度认可,HBR与中欧达成初步合作协议:每三个月由学院自行梳理和提交选题清单,经HBR编辑讨论通过选题后,进入邀稿和写作流程,这意味着在世界顶级商业学术杂志上,将会出现更多中欧教授的声音。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中国智慧的商业领袖为使命,致力于助推中国经济的创新、转型和全球化进程。此次与哈佛案例库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为中欧建院25周年献上了又一份大礼。站在新起点,越来越多的中欧案例将走进全球商学院的课堂,为培养更多管理人才和企业领袖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