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欧Fintech论坛暨第124期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顺利举办
1月14日,2020中欧Fintech论坛暨第124期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在普华永道中国创新中心顺利举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院长、中欧金融科技课程联席主任朱晓明教授,普华永道中国上海首席合伙人黄佳,阿里巴巴副总裁、阿里云智能金融业务部总裁刘伟光等十余位金融科技领域专家围绕 “科技驱动金融创新”这一主题发表真知灼见,中欧金融科技课程、中欧FMBA金融俱乐部校友及部分受邀嘉宾与会交流。本次论坛由普华永道中国创智中心总监林榕主持。
活动现场
朱晓明教授以“金融科技和金融MBA”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回顾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FMBA项目及金融科技课程开班的背景和经过,并梳理了自己对于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和数字货币的研究成果。他认为,无论是数字技术的原生派还是重生派,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创新机构,当前都把金融科技视为站在历史时点上的重大转折机会。我们不可把数字化转型当作选择题,不可把开放式创新当作拒答题,而要把数字金融、数字资产看成是必答题。
朱晓明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黄佳围绕“中国经济新形势和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这一主题作了分享。他认为全球宏观经济未来走势受五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包括中美贸易关系、美伊冲突、英国脱欧、美国选举和地缘政治等。他指出,思考宏观经济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潜在的机会,未来在中产消费、提升服务效率、不良资产处置、提高资本效率、自动化和全球投资等方面有良好前景。
黄佳发表主旨演讲
刘伟光从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的实践出发,探讨了金融科技的商业之道。他认为,真正的金融科技有五种核心技术:一是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将对商业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改变;二是金融智能,人工智能将和大数据高度结合,与金融行业高度融合,在未来将替代现在繁琐复杂的交易流程;三是智能风控,未来的风控将在动态变化中融合大量人工智能技术,以支撑线上、线下融合的金融业务;四是生物识别,通过生物识别去优化金融级安全连接的形态;五是多方安全计算,在金融混业和同业经营中,实现数据的联邦计算,加速数据驱动的能力。
刘伟光发表主旨演讲
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王建平分围绕“为什么要数据驱动”、“什么是数据驱动”及“如何做数据驱动”三个问题,解析了中台思维下的数据驱动经营转型战略。
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副总裁卢勇在主旨演讲中谈到,在做数据赋能的工作时要平衡好数据应用安全与效率的关系,既要促进商业市场的数据流通,又要注重信息流通的隐私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浙江现代数字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长周子衡系统阐释了数字法币的机理及研发脉络,他认为2020年中国央行推出数字法币是大概率事件,并就数字法币将带来的冲击作了研判分析。
图片(左起):王建平、卢勇、周子衡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在“谈数论金”圆桌研讨专题中,普华永道中国咨询网络安全及隐私合规服务主管合伙人李扬、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副总裁卢勇、众安保险数据智能中心总经理孙谷飞、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新宇、因朔桔智能科技CEO黄雪英就数据的价值开发及其合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圆桌讨论一(左起):李扬、卢勇、孙谷飞、刘新宇、黄雪英
在“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圆桌探讨环节,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功润、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子衡、开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楗社、普华永道中国风险与控制部合伙人张俊贤、区块大陆创始人兼CEO杨扬等嘉宾,对数字货币推出的宏观背景及其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展开了交流。
圆桌讨论二(左起):刘功润、周子衡、刘楗社、张俊贤、杨扬
本次论坛同时是中欧金融科技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一场朱晓明教授和黄佳、林榕、刘楗社、刘功润等嘉宾充分筹划、精心准备的开放式实境教学课。学员们认为本次论坛延续了中欧金融科技课程前三个模块中的精彩内容,体现了中欧与时代同步、与创新同行的精神,并表示期待未来能参加更多类似的分享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