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循环格局下中国邮轮经济发展新趋势”——2021中国邮轮经济发展高峰会议成功举行
11月28日,“2021中国邮轮经济发展高峰会议”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隆重举行。本届会议主题为“双循环格局下中国邮轮经济发展新趋势”,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通出席本次会议开幕式,多位专家学者和邮轮产业各领域的嘉宾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人民网、中新社、第一财经频道、文汇报等近20家主流媒体参与报道,并在新浪财经、凤凰网、中证报等9大媒体平台同步直播。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邮轮经济50人论坛发起人、会议主席汪泓教授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分别致开幕辞。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史健勇担任主持人。
汪泓院长首先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取得今天的成果来之不易,凝聚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方的智慧和心血。面向未来,邮轮经济作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应当继续发挥强大的经济拉动和产业辐射能力。
汪泓院长发表致辞
方世忠介绍了上海邮轮行业的发展情况。从今年前三季度看,上海接待国内游客已经达到2.2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48.5亿元,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2.7%和3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4%和80%。上海需要借助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的平台优势,积极为邮轮旅游全新启航蓄势蓄能,打造中国邮轮旅游疫后复苏的新样板。
方世忠发表致辞
主持人史健勇
接下来,会议发布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布2021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邮轮经济专项课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担任发布嘉宾;《中国和亚洲邮轮经济发展景气指数》发布,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邱羚为发布嘉宾;以及深受业界期待和关注的《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21)》发布,该报告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组织国内外邮轮业界著名专家学者,根据全球及中国邮轮产业链发展最新形势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以线上形式对该报告进行解读。汪泓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党委书记马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旗,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董爱华,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国兵,史健勇,皇家加勒比游轮亚洲区主席刘淄楠,嘉年华集团亚洲区主席、中船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然峰,以及地中海邮轮中国区总裁黄瑞玲为发布嘉宾。
张维炯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担任发布嘉宾
邱羚担任发布嘉宾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21)》发布
报告发布后为启动仪式,方世忠、汪泓院长、宝山区委书记陈杰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荣誉退休院长李铭俊教授共同点亮灯柱。
启动仪式
随后在主旨演讲环节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欧方)迪帕克·杰恩教授到场致辞,Seatrade海贸集团总裁、嘉年华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威廉姆斯,嘉年华集团首席执行官阿诺德·唐纳德、皇家加勒比游轮全球总裁迈克·贝勒,以及地中海邮轮执行主席皮尔佛朗西斯科·瓦格通过视频致辞。
迪帕克·杰恩院长发表致辞
迪帕克·杰恩院长表示,从邮轮行业所处的宏观背景来看,全球有几大共同趋势是对邮轮行业的利好,比如老龄化,邮轮是非常受老年人欢迎的旅行方式。其次,现在是一个全球互联的时代。在海外,有人把游艇当居所周游世界,这会是一个潮流。他相信邮轮行业在新时代会有更多发展机会。
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汪泓院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以及杨国兵以现场和线上的形式发表主旨演讲。
吴文学线上发表了题为“坚守与期待”的演讲,他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顺应新时代,再认识定位邮轮经济;第二,构建新格局,这对邮轮经济提出新的要求;第三,满足新消费,促进邮轮经济的新发展。最后,他表示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邮轮业的新兴市场和全球第二大邮轮客源国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依然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吴文学发表线上演讲
随后,汪泓院长发表题为“后疫情时代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战略与上海方案”,她提到中国邮轮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应该抓住机遇,充分认识和把握邮轮产业发展规律。在上游,中国本土邮轮供应链体系加快构建;在中游,国际邮轮公司持续关注中国市场、中国持续推动本土邮轮运营能力提升;在下游,中国邮轮港口建设持续推进。在此背景下,结合全国各地邮轮产业资源特色,明确邮轮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实施差异化措施,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主题鲜明的邮轮产业发展布局。
汪泓院长发表演讲
郑炜航在线上发表了题为“后疫情时代中国邮轮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他提出若干建议,包括:升级港口和码头;发展特色邮轮;改进旅行社生态模式,产品精细化;提升消费者对邮轮旅行的认知;旅游城市要增加国际营销;建立邮轮配套产业链;高校需开设相关专业,缓解人才奇缺的现状。
郑炜航发表线上演讲
杨国兵发表了题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邮轮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从体系、能力、聚力和复航四个方面介绍了中船邮轮的发展状况,期望行业和社会达成共识,促进尽快复航。
杨国兵发表演讲
邮轮经济50人圆桌讨论环节由汪泓院长主持,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卓越服务EMBA课程主任、管理学教授忻榕,张旗,刘淄楠,陈然峰,黄瑞玲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大家共同针对会议议题和全球邮轮业界热点话题如“进一步提升邮轮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疫情后推动亚太邮轮市场的振兴”、“疫情后如何更好布局中国邮轮经济产业链”等,阐述各自观点和建议。忻榕教授提到,邮轮是一个体验式服务,一个幸福美好的产业。从客户需求和卓越服务来说,这个时期应该积极打造系统、夯实能力,重塑服务模式。
最后,主题研讨部分以“谋求发展新动力,构建邮轮新秩序”为主题,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彦国、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欣梁、上海蓝梦国际邮轮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徐颖、中国港口协会邮轮游艇码头分会秘书长冯宪超4位嘉宾共话如何增强国际邮轮产业研究与人才支撑,助力邮轮行业恢复与振兴。
自2012年第一届中国邮轮经济发展高峰会议举办至今已有十年,2018年又发起创立了第一届邮轮经济50人论坛。本届会议继续发挥和深化了国际高层次交流平台和产业发展智慧聚集地的作用和功能,同时紧跟当下邮轮产业发展新需求,依托新环境、新形势和新机遇,必将成为全球和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关键阶段的新风标和引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