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科技•艺术•欢聚•共创——北京校区27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近一个月来,中欧北京校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27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从“商业•科技•艺术•欢聚•共创”五个维度,致敬过往、展望未来。
商业•新声
——中欧预见新锐演说论坛
这是中欧北京校区第六年举办中欧预见新锐演说论坛,以演说形式展现EMBA新同学的行业洞见和创新实践。本届论坛由中欧金融学副教授黄生进行学术指导,6位中欧EMBA2020级同学分别带来组织数字化转型、AI+钢琴艺术创新、猎头行业重塑、人工智能与人的深度融合、中国时尚品牌的世界之路、动画IP与时代的精神内核等主题分享,体现了中欧校友丰富多元的行业实践。
中欧战略学与创业学助理教授白果在上海校区视频连线分享《无序之美:机器与人类的未来》。白果教授发人深省的智慧增华,启示着数智化时代里的中欧人,应始终怀揣对人的关怀和对时代的责任。
活动在腾讯视频直播,吸引21W+观众观看直播。六年来,中欧预见已成为腾讯视频平台累计播放量逾200万、提升中欧品牌声量的重要活动。
科技•畅想
——校庆特别企划•航天科学专场论坛
11月27日晚,北京校区举办校庆论坛航天科学专场,特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分享天问之路中的探索与飞跃,并面向中欧校友进行直播。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特意通过视频连线致辞。她表示,我们的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 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希望通过孙总师的分享,校友们能够加深对航天科学和航天精神的理解,在科学的启迪下、在航天精神的激励下,共创美好的未来。
孙泽洲总师亲历了“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的“探月”任务,并作为总设计师掌舵中国首次行星探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为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演讲中,他回顾了人类古往今来探索火星的历程,解答人类火星探测的目的,并详细解析了探火任务工程的系统组成和技术突破。孙总师提到,在掠飞、环绕、着陆、巡视、采样返回“五步走”的探火历程中,“天问一号”一次即实现“绕着巡”,形成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基础工程体系,并跃居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中国航天65年的积淀,20年探月工程的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以及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10多年不懈奋斗的结果。
当天,线上、线下的同学们向孙总师提出了关于航天技术商业应用等问题,交流气氛热烈。
最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副教务长许定波代表中欧送给孙总师一件特别的礼物——由中国动漫奠基人、“美猴王之父”张光宇所画的孙悟空,上题「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其原作曾在中欧北京凹凸空间展出,寄托着大家对勇敢无畏的航天人不断开拓人类认知边界的祝福。
孙总师回赠了祝融号火星车着巡合影和天问一号的模型,希望以此激励中欧同学继续奋进,更欢迎以中欧人为代表的商业力量投入到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来。
艺术•万象
——梁思成林徽因文献展、杨茂源雕塑展
在梁思成诞辰120周年之际,北京校区凹凸艺术空间特别策划了“我们的旅行——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古代建筑考察文献展”,并于校庆当日启幕。展览取得了梁思成家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读库等多方支持。
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以及中国营造学社野外考察小分队,于战火迫近的危急时刻,对广阔大地上的中国古代建筑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实地考察。本次展览通过测绘图、照片、建筑模型等历史文献,回溯这场令人赞叹的中华文明发现之旅,以促进中欧同学了解二位先生对中国建筑系统性的学术贡献,唤醒参观者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思考与保护意识。
在共享街,还展陈着曾经获得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的艺术家杨茂源“LOOK INSDIE往里看”系列作品。其中一部雕塑作品经中欧EMBA2018级全体同学捐赠,将永久留存在北京校园里。27日下午,在许定波教授、中欧北京校区首席代表萧斌、艺术家杨茂源和中欧EMBA2018级同学代表的见证下,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捐赠雕塑揭幕仪式。“与智慧对话,以理想为友;从未知出发,往宽阔之境”——镌刻在雕塑底座上的寄语,体现了中欧校园作为智慧碰撞与对话交流的平台,始终鼓励同学们保持空杯心态、追求更高尚和广阔的人生境界。
欢聚•时光
——EMBA1999级校友毕业20周年返校
11月27日下午,中欧EMBA1999级校友毕业20周年返校的“廿念之约”如期而至。
原中欧北京校区首席代表马遇生,原EMBA1999级英文班班主任、现中欧北京校区首席代表萧斌,原EMBA1999级中文班班主任、现北京校区课程部负责人周艺,以及现北京校区课程与招生部门负责人周华军、活动与校友部门负责人谈磊都来到现场与校友们共叙情谊;北京校友关系事务部负责人管婷婷主持活动。
中欧终身荣誉教授吴敬琏以及柏唯良(Willem .Burgers)、谢嘉伦(Kalun Tse)等当年任教的几位教授专门通过视频送来祝福。“不管是在职还是退休,我都期望我们的同学们,在未来的时间里面取得更多的、更新的成就。我想这也不只是对同学们的期望,更是希望我们以此互勉。”吴老的殷切期望,让在场校友感怀不已。
当天,校友们像新生入学一样拍摄个人标准照,补上了“入学仪式感”。大家彼此分享着回忆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约定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回到学校再相聚!
共创•美好
——校庆公益义卖+校友品牌展示+校庆特享市集
校庆公益已成为北京校区校庆活动的传统。今年,北京校区与三位EMBA北京班同学所在校友企业打造趣味义卖品,加上CEIBS Teddy限定版,11月初即在中欧北京公众号展开线上预订,27日的线下义卖也吸引了不少校友参与,线上+线下义卖累计筹得善款超过4万元。义卖所得善款将捐赠“音乐之帆”公益项目,为打工子弟和残障儿童购买乐器、开设古典音乐普及课,帮助他们以乐为帆,行至更远方。
北京校区还策划了“原创新势力实验舱”和“有滋有味补给站”,分别展示参与义卖的三家校友国潮品牌的趣味产品,以及7家EMBA北京班同学所在食品企业品牌的爆款产品,展示校友企业的创新与品牌特色。线上、线下校庆互动活动所设置的幸运奖励,也是由这些食品组成的校庆大礼包,引发了校友的参与热潮。
感谢中欧EMBA北京班校友对校庆活动的支持,以及校友们的热忱参与。中欧岁月,同行至远,北京校园欢迎校友们常回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