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云端举行,汪泓院长发表养老主题演讲
5月25-29日,“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在线上举行。本次峰会以“应变局开新局,高质量促发展”为主题,邀请众多名家大咖,围绕经济发展、绿色转型、乡村振兴等话题,在新时代新环境之下,汇集各方智慧,积极应对新的变局与挑战,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汪泓院长应邀出席峰会,并以“构建高质量、可持续的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研究”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开幕式上,新京智库特聘汪泓院长为新京智库专家委员会成员,为新京报和新京智库的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等提供指导和支持。
峰会海报
汪泓在演讲中指出,在老龄化、高龄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建立高质量、可持续的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已成为稳经济、保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我国在建设高质量、可持续的养老保险体系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亟待解决。
首先,养老保险体系中多支柱发展不平衡,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问题突出;第二,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有待进一步推进;第三,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可持续发展存在挑战;第四,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水平差距过大;第五,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覆盖面有待扩大,且筹资压力大;第六,个人养老金制度税收激励需优化、参保吸引力需加强。
为此,她提出了完善高质量、可持续养老保险体系的六点政策建议。第一是优结构,做大第一支柱,提升第二、第三支柱覆盖面,逐步优化三支柱结构,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养老金结构;第二是促进统筹,要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制度可持续性;第三是提升水平,要通过财政和国有资本划转,提高养老保险水平,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第四是扩大覆盖,多角度、多层次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第五要注意体系的可持续性,需要促进、规范基金运营管理,实现基金可持续发展;第六是延迟退休,加快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最后是缩小差距,要逐步缩小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之间的养老保险水平差距。
汪泓强调,建立高质量、可持续的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险需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共同富裕的稳定器、保险带, 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全面实现人民对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了坚实的保障基础。
“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由一场主论坛和发展之策、城市之策、治理之策、时代之策、经济之策、人才之策、双碳之策、乡村之策等八场分论坛组成,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亦参加了此次峰会,共话未来发展新机遇。